近日来,大学生徐伟的名字及其事迹在天津工业大学校园里传扬。师生们不单是为他奋不顾身从冰窟中救起三个少年而感动,也为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精神风采所感动。
日前,天津市有关部门已授予徐伟“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和“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中共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天津市教委作出决定,在全市大学生中开展向徐伟学习的活动。
别害怕,我一定能把你们救上去
2005年12月27日,天津工业大学校园内一如往日安静有序,同学们都沉浸在紧张的期末复习中。下午4时15分,平静的泮湖上突然传来急切的呼救声:“救命呀!”“有人掉进冰窟里啦!”刚巧路过此地的徐伟听到呼救后快步跑向出事地点。
泮湖的面积虽不很大,但水很深,两个少年在冰水中挣扎,其中一个已几乎被淹没,只露出一只手。徐伟不顾个人安危俯下身子,一只手紧抓冰窟边缘,另一只手用力去拉落水少年。突然冰面再次开裂,徐伟和身边的另一个少年也一同掉进刺骨的冰水中。面临万分危急的险境,徐伟沉着镇定,凭借他的游泳技能,又艰难地将三名少年一个个托出水面,帮他们扒牢,嘱咐他们别动,自己双手紧紧扒住冰面,用力往上爬。
不料,徐伟刚刚探出上半身,冰面又哗啦一声塌裂了,他再次栽入湖中,双手和胳膊多处被划伤,鲜血汩汩直流。但此时的徐伟,一面强忍疼痛安慰三个吓呆了的孩子:“你们别害怕,我一定能爬上去,而且也一定能把你们救上去,你们要坚持住。”一面向周围意欲援救的人说:“不要再过来了,这太危险。”
他终于摸到周围一块较硬的冰棱死死抓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奋力一跃爬上了冰面。这时周围的冰面又已开始晃动,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危险,徐伟冷静地告诉闻讯赶来营救的人们不要靠近,并让大家给他找来一根木棍,利用这根木棍,将三个少年一个个地拉出冰窟。少年们得救了,徐伟却筋疲力尽,浑身透湿的他一屁股坐下,说不出一句话来……
徐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风一般很快传遍校园。学校师生都赞扬他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
人不能只为自己,要懂得奉献付出
徐伟出生在安徽巢湖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以种田为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徐伟从小孝顺懂事,学习成绩优秀,2002年考上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徐伟是通过学校的入学绿色通道走进天津工业大学的,入学之后他很快获得了国家的助学贷款,他说:“拿到贷款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社会把关爱给了我们,我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努力报答党和政府。”
用徐伟自己的话说,上大学这几年来,他是用“哪怕是替同学打壶水,替集体做件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把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又播撒出去的。每天清晨,徐伟总是早早起床,悄悄地做好宿舍卫生后,再按时叫同学们起床,督促大家去上课;下课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壶里还有没有开水,他会把所有的暖瓶都打满;每次打饭前,他都会问问同宿舍的同学需要不需要帮忙带饭。
“徐伟是一个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好学生,朴实而高尚,懂得感恩和关爱。”徐伟的老师王丽清如此评价。她清楚记得,徐伟领到国家助学贷款后,第一个学期末按照徐伟的经济困难情况,学校要给他100元的困难补助。当通知徐伟领取时,徐伟却婉言谢绝了,他说:“谢谢老师,我已经办理了助学贷款,把这笔钱补助给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吧!”除了助学贷款外,在校期间徐伟再未申领过任何困难补助,他的生活费全部是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做家教获得的。
徐伟常说:“做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懂得付出”,“奉献、帮助他人是我们的责任,这比自己得到更快乐”。他自己生活很艰苦,但却乐于帮助别人,在给贫困灾区捐资捐物时,主动捐了好几件衣服,几乎把身上穿的以外都捐了。他身材单薄,又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但却两次报名参加义务献血,老师不批准,他还拍着胸膛说:“别看我长得不高,身体可棒着呢,别说献200CC,就是400CC也不成问题。”他省吃俭用,每次回家前,都会给父母买些礼物,每年暑假又总是先打一段时间工赚点钱,再匆匆赶回家里帮父母种田。
此次救人后,被救少年的家长为表示谢意硬塞给徐伟1000元,徐伟推辞不过,只好找到老师,请求把钱代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最后把钱捐给了市联合助学基金会。
去年10月,党组织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在进行群众调查时,同学们反映:“徐伟为我们班级做了许多事,给同学许多帮助,他不愧是我们班的表率,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楷模,他入党我们双手赞成。”此次听说徐伟救人,他的同学沈跃武说:“徐伟救人之后我才认识到,正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我们不太注意的小事,培育着一个人的操守和追求。也正是从这件事以后,我才认识到英雄和普通人其实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是否有自己的人生准则,是否能坚持自己的人生准则,是否在关键的时刻践行自己的人生准则。”
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大学生应该做的
徐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进入大学几年来,他曾连续两年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和多次社会奖励金,在学校组织的学科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在冰窟救人之前就已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学校保送为2006级免试研究生。
徐伟学习目标明确、态度认真是同学公认的。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4年来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数一数二。徐伟善于思考,富有钻研精神。他曾经发现过教材中的错误,也曾经为老师说的“电场和磁场很多地方是相通的”而反复验证用电路里的一些定理去计算磁场里的题目。他不畏困难、勇于攻关。05级研究生王勇超谈道,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时,王勇超所在的小组遇到困难,白天就见了徐伟一面,介绍了遇到的难题,请他帮忙。谁知深夜一点多,王勇超就突然接到徐伟的电话,要和他探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为了探索万年历中闰年的计算方法,徐伟还自学了难度极大的离散数学。
徐伟在学习上的那股痴劲儿成为同学的美谈,他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地帮助同学也是人所共知。他的笔记从无“产权”,临近考试时,他周围更是聚集着一大帮同学,只要别人有问题,他马上就放下自己的书,耐心地给予解答。
徐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同学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学习委员,每当遇到学习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到自习教室里找徐伟。一次,一位同学解决问题后开玩笑说:“你太难找了,买个手机吧。”徐伟果真不久就用学校发的奖学金买了一部最廉价的手机,从此,不管什么时候,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一给他发短信,很快就能得到回复。
由于徐伟勤奋努力,成绩优秀,系里的老师做课题、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时都争着带他。他的行动还影响到周围,有同学说:“谁跟徐伟在一个班就别想偷懒不学习。”
泮湖救人后,认识和关注徐伟的人多了,但徐伟依然是那么真诚质朴,他总是憨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哪个同学遇到这样的事都会这样,只不过是正好让我赶上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年2月13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