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来自湖北阳新县,05年毕业于孝感学院园艺专业。首先给大家报个喜,2006年初,我和另一位资教生,毕业于长江大学园艺专业的胡宝钗一起走进了婚姻殿堂。我汇报的题目是--
资教岁月 财富人生
我俩的资教岁月,用昨天、今天和明天来概括就是:昨天我们学的是园艺,今天我们当的是园丁,明天我们将桃李满园。
大学临近毕业前夕,我和我的女友胡宝钗共同选择了资教。省教育厅岗前培训结束后,就一起来到了阳新县浮屠镇宏卿中学。学校安排我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语文和班主任工作,胡宝钗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数学和班主任工作,此外我们每人还带了三个班的生物课。
刚去资教时,有人说,你们俩加起来就是八年的园艺,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啊,种菜都比教书强。可是我和宝钗深深地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不计名利,唤醒灵魂,启迪心灵的工作。下乡资教不仅可以在乡村播撒希望的种子,助幼苗成长为祖国的栋梁,而且还能够让我和宝钗在一起。
在大学期间,我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还连续四次获得过校级奖学金。宝钗也正因为如此,对我欣赏有加。现在和她一起资教,在同一个学校工作,我心中更加激动,也感到压力很大,生怕保持不住我在她心中的良好形象。宝钗也是一个生性好强的女孩子,她说现在又是人生新的起点,谁比谁厉害还没个准呢。为了搞好教学,我们约定对内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对外要谦虚谨慎,好学肯钻,绝不能仅仅局限在两个人的世界中。对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好,绝不体罚学生,也绝不责骂学生,要尽可能的鼓励他们。
她住南楼,我住北楼。我每天发奋工作,专心备课,只要看到她窗子的灯还亮着,我就不敢睡觉。我们都教生物,为了超过我,她也更加讲求教学方法。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校园里所有植物都被挂上了小牌子,上面还用双名法详细地标上了植物名称。而宝钗正站在阳光下,耐心地教学生们学习生物知识。这些小牌子,是她一个星期的劳动成果。不过她还比较大方,教完了留给我,并且后来还一直挂在树上,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有竞争也有合作,为了促进班级之间的友谊,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我们担任班主任的两个班,率先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联谊活动。从情景剧大赛到英语演讲会,从趣味数学竞赛到古诗朗诵比赛,学生们热情很高,和我们一样,也憋足了劲,争先恐后,要一比高低。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两个班成为全校班级活动最丰富的班,也是学习气氛最浓厚的班!校长专门来参加过我们的活动,深受热烈气氛的感染。他说,这种形式的活动很好,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学生学得开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他还让我负责学校的共青团工作,将校园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在校长的支持下,我们还与县城的书店联系,募集了一大批课外读物,在学校建起了读书俱乐部。其中有许多书,是学生从小就听老师说过的《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青少年优秀读物,现在他们终于亲眼看见了,摸到了,一个个都很开心。随后,全校1000多位学生踊跃参与了读书俱乐部的命名海选。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参与和投票选择之下,我们确定了“苗圃”这个名字!是啊,苗圃孕育着希望,在园丁的精心照料之下,今天的幼苗必然成长为明天的参天大树。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我和宝钗让班上每一个学生写了一份“个人简历”。看过收集起来的简历以后,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每个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家长多数都在外地打工,家里都是没有太多文化的老人。面对这些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决定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更要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关心他们的生活,用爱去温暖他们。
我班上有个叫明小华的学生,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外出打工,是他奶奶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的。特殊的家庭背景造成了他孤僻的性格,不太合群,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给他的帮助,总是郁郁寡欢的。为了教育他我不知操了多少心。这个情况宝钗知道后,细心的她跟我商量,决定把小华接到我们家里来吃晚饭。她太喜欢学生了,那天她做的那几个菜,平时我都没有吃过,这可是第一次尝到啊!后来的一天,我正在批改作业,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后才知道是明小华的奶奶,原来孙子流着眼泪告诉奶奶说新来的老师很关心他,还做饭给他吃,老奶奶很激动,专门带着孙子从十几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前来致谢。老人家用布巾包了5个鸡蛋,一路颤巍巍地来到学校。看着这5个鸡蛋,我深深地体会到老人家对我们教师的感激之情,也深深认识到教师的责任重大。这5个鸡蛋,我本来一直都舍不得吃,可是有一次我备课到深夜,宝钗怕我太辛苦,悄悄地,把蛋给煮了。
像明小华这样的孩子在我班上还有很多,在我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宝钗也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课程不紧的时候,她经常会帮孩子们缝缝衣服,请家境困难的学生来吃晚饭。而她班上的留守学生一有搬行李等重活,我就被她拉去当小工。
我一直觉得宝钗是一个很有勇气和毅力的女孩子。她敢作敢为,选择到农村乡镇中学资教,在我烦躁的时候,她常常鼓励我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是和她在一起,我也有骄傲的时候。由于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很负责任,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时常下村家访。一连翻越几座山她不怕,磨破几双鞋子她也不怕,走夜路她也胆子大,但她就是怕狗。每次家访都要我陪她去,我也很乐意。可是后来她去得次数多了,狗也就不叫了。村民们都说,胡老师真是受欢迎,到村里来家访,连狗都冲着她摇尾巴。
资教快一年了,可我们从未感到过孤单,从未感到过失落,也从未有过被遗忘的感觉。在去年资教不到四个月时间里,省教育厅的有关领导就先后两次下来看望我们资教生。学校也对我们关怀倍至,和我们一起在宏卿中学任教的还有一名男资教生,校长说今年一定要向县教育局争取再多分一名女资教生来。
在资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进步,宝钗也说我更成熟了。她说,以前看你傻乎乎的,怎么现在看你越来越觉得可爱了。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在资教的道路上共同谈论着人生的理想,在教学的日子里互相帮助与关心。平常的日子,通常是我洗菜来她做饭,我挑水来她洗衣,我开了一块菜园子,她也喂了两只鸡。在资教平凡而充实的日子里,我们共同从事着我们喜欢的工作,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的想法。我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宝钗非我不嫁的决心。
我们双方的父母看到我们在资教的岗位上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终于非常高兴地同意我们结婚。结婚当天,刚好是农历腊月二十八,离春节只有一天了。一大早,我便惊喜地看到屋外都站满了家长和学生,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孩子们。他们和我的学生很早就从村里赶过来,开心地祝福老师和师母新婚愉快。一名家长乐呵呵的对我们说:难得啊,难得啊,在这里成家立业扎根下来,是你们的喜事,更是我们农村娃儿们的一件大喜事啊。校长也竖起大拇指,自豪地告诉大家,两位新人很不错啊!在学年度期末考试中,他们俩所带班级的成绩双双名列全年级第一。更让我惊喜的是,阳新县教育局的领导也赶到了我们学校,在新婚仪式上,他们带来了省厅从遥远的武汉专程赠送过来的蚕丝被和电磁炉!看到厚实的蚕丝被和蕴意着温暖的电磁炉,在场的人都特别特别地羡慕。人家都说结婚的时候哭嫁的是新娘子,可是那天我这个新郎官也哭了。有人说,大学生下基层,就象小石头扔进海,连泡都不冒一个。可是今天我想理直气壮的告诉他们,到基层去,在乡村里,组织一直在关心我们,社会一直在关注我们,群众一直在关爱我们。
那一天,我彻底地领悟了“三年经历,终生财富”的真谛。参加农村资教,投身基层,贡献智慧,燃烧激情,砥砺人生,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爱情的甜蜜,获得了工作与生活的双丰收。每当那种成就感、幸福感和充实感洋溢在我们心头的时候,我和宝钗就仿佛站在春天的百花园里,看繁花遍地,万紫千红,共同迎接着青春的绽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