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来自湖北仙桃,2005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资教于仙桃市范关高中。我汇报的题目是--
对生活的爱永不泯灭
我家在农村。二十三年前,当我刚满8个月的时候,母亲不幸病故,我被过继给现在的养父。为了供我读书,养父做着小本生意。从6岁开始,每天我就自己学着做饭,匆匆吃完后再给守侯在小摊上的父亲送饭去。每天傍晚,我就坐在屋门口的小板凳上,一边做作业,一边眼巴巴的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中学时光。尽管父亲为维持生计早出晚归,可是家里还是欠下了数目不小的债务。在接到湖北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暑假,父亲既有喜悦,也有忧愁。因此,当我申请到1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父亲喜出望外,老泪纵横,不停地说:“这真好,这真好。”
然而,到了大三那年,父亲由于长年积劳成疾,瘫痪在床。父亲从小含辛茹苦养育我,如今我已长大成人,决不能撇下他老人家不管,我不仅要照顾他,我还要带着父亲去读大学!就这样,我把父亲接到了学校所在的黄石市。
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边读书,边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我卖过报纸,端过盘子,还一直坚持做着多份家教。那段时间,我既要上课,又要做兼职,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起床,烧水,做早餐,还要背单词;中午做饭,洗衣服;晚上去做家教,回来后给父亲按摩僵硬的关节,在深夜的寂静中复习功课。好些晚上,我边复习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每到我几乎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就用自己的左手拼命地握住自己的右手,对自己说:要挺住!一定要挺住啊!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同学们有的捐款捐物,有的轮流帮我照看父亲。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让我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在大学期间,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担任过系团总支副书记、被评为全市三好学生、多次获得全校一等奖学金。在组织的培养下,我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令人欣慰的是,父亲的病也慢慢好转起来,可以下床慢慢走动了。
2005年4月的一天,学校公告栏里醒目地张贴着“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海报。我在报栏前驻足了很久,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上面那一行行激动人心的文字,到农村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顿时我想到了自己:在勇气中生活,被热心人所鼓励,因为知识而改变了命运。而今我已学业有成,该是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那个晚上我辗转难眠,想到那些和我曾经一样需要帮助的农村孩子,想到这些年来社会和热心人给予我的关心,想到年过花甲的父亲也需要照顾,我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还是到农村去资教,并且仍然带着父亲。当我把这一打算告诉父亲时,他坚决反对,我知道他是怕影响我的工作、怕成为我的拖累。在我的一再恳求下,父亲终于同意了,随我一起来到了到资教的学校。
仙桃范关高中位于豆刂河镇的一个小村庄里,条件比较艰苦,处地偏远,到小集市都很不方便。可是,这些并没有吓住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我。到校后,学校得知我是带父资教,特地给我和父亲安排了两间住房和一个厨房。工作之余,我在屋外的荒草地上开辟了一大块菜地,种上了萝卜、土豆、莴苣等日常蔬菜,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它们长得绿油油的。每当疲惫时一推开窗户看到它们,我的心情就畅快无比。我还不时送一些菜给住校的老师,让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劳动成果。节假日休息的时候,我还常常搀扶着父亲在校园里散步,给他讲我在学校的新鲜事,和他一起分享女儿在工作中的每一点成功和喜悦。
为了尽快了解每个学生,我坚持和学生交心谈心。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我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启发学生。班上有个学生叫小文,性格孤僻。我多次找她谈心,可她总是保持沉默。我似乎感到有些束手无策。有一次学校女生在搬寝室的过程中,我发现别的同学都是互相帮助,只有她是独自一人搬自己的行李。我尽量显得很随意地帮她拎包裹、铺床、挂帐子。当我帮她做完这一切后,她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走开了。第二天早自习时,我发现自己的桌子上有一封信,上面写着:陈老师:本来昨天想对您说声谢谢的,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您的出现却让我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被关爱的感觉。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没有别人幸福,爸爸妈妈常年在广东打工,我被寄养在叔叔家里。在班上我没有一个朋友,从来没有人真正关心过我。我没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我真不想念书了。”
看完这封信,我马上回了一封信,并鼓励她说:“小文,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你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老师从小就失去了母亲,长这么大还不知道自己的母亲长什么模样。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学会了成长。当别人还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时,我已开始品尝生活的艰辛。当别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时,我已经开始承受生活给予我的压力。但是每次遇到这些困难,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我始终相信一点:人生的大海波澜壮阔,时有起伏,而对生活的爱永远不能泯灭!在老师和你相处的日子里,我希望不仅仅教给你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你们如何面对挫折,懂得做人的道理。老师会永远关心你,希望你把我当成你的朋友、你的亲人。”
此后,我常常为她辅导功课,并到她家家访,帮她梳头,她的性格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身边慢慢也多了一些同学的身影。中秋节的那一天,小文跑过来送给我一张贺卡,还在我耳边悄悄的说:“老师,你就像我妈妈一样。”说完就笑着跑开了。看着她那纯真的笑容,我脸上不禁有些发热,我分明感觉到了内心的激动和幸福,因为这是我的学生对我发自内心的爱!
在资教的日子里,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孩子们都当成了我的弟弟妹妹。我经常给基础薄弱的孩子们补习功课,给离家较远的学生做饭吃,给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们补衣服。我与学生们写信谈体会与感悟,还积极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有的学生家离学校很远,有时家访回来得很晚,路上一片漆黑,我就边走边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让歌声为自己壮胆。
在关心学生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爱的回应。2005年10月8号,是我难忘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当我像平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上晚自习时,却发现教室里一片漆黑,我正要询问原因,突然亮起了一支蜡烛,接着整个教室都亮了起来,耳边响起一阵响亮而又清脆的声音:“老师,祝您生日快乐!”待我回过神来,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早已摆在了我面前,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听着动人的生日祝福歌,望着讲台下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流泪下了幸福的泪水。要知道,这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吃上孩子们送的生日蛋糕,它是孩子们对我最真诚的爱呀。
在我的努力之下,良好的班风慢慢地形成了,学生们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我,也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在学校政教处分管全校女生工作。当我把这些告诉爸爸时,他老人家的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
今年阳春三月,教育部办公厅负责人和省教育厅领导来到了范关高中,看望了我和父亲,并勉励我,让我继续努力工作,还要把身体养好!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鉴于我的特殊家庭情况和工作业绩,还为我还清了剩下的债务和贷款。亲切的笑容,平实的话语,真情的嘱托,让我激动无比,也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在资教的道路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始终相信社会是公平的,在我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它会从其它的地方来弥补。资教是繁忙的,却很充实;生活是平淡的,却很温馨。我和父亲在这里一直生活得很好。尽管我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的温暖,但我拥有社会的关爱,拥有学生真诚的爱戴。我会顷其所学、尽我所能,在农村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传授知识、耕耘青春、播种希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