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一个月就收到群众关于教育乱收费的举报信件136件。对所反映的问题,我们逐一进行认真分析,其中有投入不足的原因,有相关部门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的问题,但主要的是我们在主观上认识不足,决心不够,措施不力。为此,我们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契机,在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教育治“乱”专项行动。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我们深刻吸取过去由于重视不够、屡治屡乱的教训,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践行党的宗旨,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举措,迅速在全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治理之前,我们召开专题常委会,对治乱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治理过程中,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又多次召开常委会逐一研究解决。去年3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市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教育治乱动员大会,市委主要领导作动员,全市5万多名干部和教职工收看了电视现场直播。在治乱攻坚阶段,市委书记徐波亲笔向分管书记、分管市长、教育局长,向所属7个区县委书记写信,要求各区县以鲜明坚决的态度贯彻市委意图,采取严厉措施,坚决刹住教育乱收费歪风;徐波同志还亲笔草拟了“泸州还不富、农民还很穷、请别乱收费”等教育警示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治乱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立查立改。全市动员会后,我们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先进行自查自纠,而后组织强有力的力量对全市538所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从市到村,不遗漏任何一所学校,不放过任何一笔帐目。对查出的违规资金,查实一笔清退一笔;对确有困难不能及时清退的,要求限期清退。全市共清理出2004年秋期以来中小学各种违规收费3437.5万元,其中,属于自立项目收费、提高标准收费、扩大范围收费的有1468万元,应退未退1080万元,取消政策收费772.7万元,其它搭车收费116.8万元。现已清退3166.7万元,生均清退48.15元。一度是群众反映最强烈、意见最大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去年5月,市政府12345投诉热线首次实现对教育乱收费的零投诉。去年下半年,市纠风办只接到反映教育问题的投诉3个,成为近年来反映教育投诉最少的一段时期。在全市开展的“万人评风”活动中,人民群众对治理教育乱收费效果的满意度达到97%,比2004年上升了35个百分点。??
三、严格问责。始终坚持“凡有举报必查,凡是顶风违纪必处”的方针,出重拳、抓典型,对群众反映、举报的学校和案件坚决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有关部门在教辅材料征订、考卷印制、收费项目审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全市共立案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66起,有3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10名校长、2名副校长被免职,27名责任人被通报。在查处直接责任人的同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2名区县教育局长、1名副局长和1名团县委副书记受到纪律处分,1名分管县长、1名教育局长被全市通报,起到了巨大的警示作用。??
四、确保投入。认真落实政府办教育的主体责任,“开正门、堵歪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做到“治理”、“投入”两手硬。一是加大清“欠”力度。采取市财政专调资金和市财政贴息、区县融资的办法筹集资金,逐步解决历年财政对教育的欠账。要求各级财政到2007年,必须全部解决历年拖欠的教育经费。去年市财政共专调教育专款3250万元,用于解决历年拖欠教师的工资和各种专项经费。二是确保教师待遇。去年新增教师工资5467万元,全部由区县财政直拨。仅纳溪区去年用于解决保留津帖、一次性奖金、医保和补发工资就新增工资性投入1416万元,师均增资4084元。三是确保学校运转。去年新增学校公用经费851万元,各区县生均公用经费于2005年提前两年全部达到省政府要求2007年达到的小学2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的标准。治乱之前,我们有一个县生均公用经费一年只有1.33元。四是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市财政及时到位154万元匹配资金,使18万名学生享受到了该政策。去年,泸州共新增教育经费1.6亿元,同比增长14.4%,占整个“十五”新增教育经费的41.6%。很多开始并不理解的教师和学校,治乱后大力拥护和支持。??
五、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把住源头,防止反弹。一是制定《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五不准”,规范收费公示,对违反规定的,一律从严查处;二是建立“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整合部门力量,形成综合治理合力;三是制定定期检查制度,每学期开学后和放假前分别对每所学校进行一次彻查,不让任何乱收费行为有机可乘;四是建立教育部门、学校和全体党员教师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乱收费,在全市中小学聘请兼职物价员和行风监督员,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五是建立以表彰“市级名师”、创建“教育收费示范学校”为载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正面引导机制;六是制定经费保障机制,市委规定,凡是当年新增拖欠教育经费的区县,直接追究区县长一把手的责任。通过制定各种长效机制,力争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各位领导,回顾我市的治乱工作,我们感到治理教育乱收费必须无私无畏,下最大的决心;必须保障教育投入,标本兼治。我市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得到了上级、人民群众和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我们深知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切实巩固治乱成果,努力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