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在全市高校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用大学生身边具体、生动的榜样激励和教育学生,把首都高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将把重点放在推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入眼、入耳”转向“入脑、入心”。在继续组织好“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各项学习教育工作的同时,分三个阶段推动这项主题教育活动:首先是总结梳理以往在媒体中广泛报道的优秀大学生群体事迹,推出8个典型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形象大使;其次是组织首都大学生“我看社会主义道德观”暨“我心目中道德楷模”主题论坛活动,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社会主义道德观大讨论;最后于今年年底以前在学生广泛提名和推荐的基础上,组织评选出“首都十佳大学生”,并授予“市长奖章”。
目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经过认真筛选,已在北京高校中确定了8个优秀大学生群体或个人的典型。分别是:清华大学国防班、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放飞技术网、中国农业大学自强不息的贫困大学生汪树栋、北京大学爱心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王贵宝、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绿盾环保协会。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年4月2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