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的无锡市,目前常住人口约600万,流动人口有16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多达13万,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无锡市始终坚持把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提出了“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失学,保证人人有学上,争取人人上好学”的工作目标,谱写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动人篇章。
九成民工子女公办校就学
2005年9月,江苏省召开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现场会,重点项目就是代表们参观无锡市农民工子女集中就学的中小学。走进城郊接合部的广新小学,大家看到每个教室都配置了视屏实物展示台、大屏幕背投彩电、多媒体电脑,3000多平方米的新建塑胶操场四周是精彩纷呈的巨幅文化墙,走廊过道内开放式的图书架……几所学校参观过后,代表们深有感触:“无锡市用这么好的公办学校定点招收农民工子女,确实了不起。”
目前,无锡市义务教育阶段91%的进城务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能达到这一比例,正是因为该市形成了以政府全面负责、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据市教育局领导介绍,近20年无锡市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太快,3年流动人口就翻了一番。许多的农民工携儿带女到这儿来务工求学,给教育部门、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
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保护流动儿童权益”试点城市,2002年,无锡市提出各区确定接收民工子女的定点学校,按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得推诿、拒收。
南长区按东、西、南、北、中的布局,选择5所小学作为接纳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学校。区教育局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近两年就投入600万元,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真正实现流动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惠山区、滨湖区等地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由教育部门直接举办公办性质的吸纳民工子弟的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精心选配校长、教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004年,无锡市启动“新市民安居乐业工程”,凡就读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捐资助学费等,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酌情减免杂费,还设立专项奖学金。2004年仅小学阶段的流动人员子女的公用经费支出就达5500万元。
让“新无锡人”共同成长进步
无锡市把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子女称为“新无锡人”,“新无锡人”的教育给学校提出了新的课题。
据无锡市有关部门调查,流动人员子女原来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大部分在英语、数学的学习上有困难,一部分学生还会产生自卑心理。但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较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本地孩子。对此,无锡市的一些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研究组,把对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专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满怀热情和爱心,培育幼苗。
芦庄小学三年级一位来自山西的女生,妈妈是扫垃圾的,爸爸是收垃圾的,她一直为父母每天与垃圾打交道而自卑。班主任得知后耐心地开导她,女孩牢牢地记住老师说的那句话:“没有那些扫垃圾、收垃圾的人,我们的城市能有如此的美丽与卫生吗?”从此,这名女生渐渐消除了自卑,融入到班集体中。
金星中学有一半以上学生来自外地,学校领导发现,课余时间本地学生讲方言比较多,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之间有很大的语言鸿沟。去年,学校开设“无锡方言课”,采用讲义加实际练习为主的方法,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激发外地学生学习兴趣,每周上方言课时,2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都是座无虚席。
夹城里中心小学在去年成立了无锡市第一所“新无锡人家长学校”,学校定期为农民工家长开设讲座,班主任积极主动和家长联系,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体会。学校还针对新入学的插班生基础较差、教材不同的情况,要求每一位教师为流动人口子女制定“特色学习餐”,分层教学留作业,帮助这些孩子夯实基础,学有所得。
均衡教育向“两端”延伸
无锡市为了满足低收入农民工家庭对子女上幼儿园的愿望,还以社区为单位,设置了不同层次、不同收费标准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尽管收费低廉,但其设施、设备均按基本现代化的标准配备,受到各级政府的特别关注。
南长区中联幼儿园是一所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希望幼儿园,这些年来,市、区教育局及社会各界为幼儿园添置了大型玩具,给每个教室安装空调,铺上地板,新添了电视机、桌椅。为方便家长,幼儿园每天早晨5点30分就开始接收孩子入园。
从2002年起,无锡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取消了对外地户口学生的所有限考规定。流动人口子女和无锡市学生一样参加中考,按分数录取,同样可以升入热门的重点普通高中和中专校,执行同一收费标准。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是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进程中的产物。无锡市从2003年起就不再审批这类学校,对现存的学校,实行严格的审批和年检制度,对前些年无证举办的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凡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整改到位的,一律依法予以取缔。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