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ucius(孔夫子)”,这位两千六百年前古老东方先哲的大名,最近两年随着以他名字命名的学院的陆续诞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知晓;这位先哲所倡导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
席卷全球的汉语热
“学习一个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人口最多的国家的语言是多么有意义。”美国华美协进社副社长贾楠面对记者,用流利的汉语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华美协进社是1926年由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和他的中国学生胡适创办起来的一所汉语学校。70年代就熟练掌握了汉语的贾楠,这几年深刻感受到汉语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变化。华美协进社现有250多个成人、100多名儿童在学习汉语,最小的学习者只有3岁。学校里请了16个中文老师,还是有些难以应付。
中法互办文化年,加深了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中法间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更引发了法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潮,法国一些高校就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普瓦提埃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副校长阿兰?米侬告诉记者,学校和中国的友谊已有10年的时间,普瓦提埃大学不仅成为了中国中兴公司的西欧平台,承担着研发、客户服务、产品展示等多项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培训中兴公司客户以及公司外籍员工汉语的任务。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三大贸易伙伴,了解伙伴、了解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一些企业和民众的愿望。西澳大学一直在为此进行着努力,该校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告诉记者,西澳大学与中国的联系贯穿于学校9大学院中,学校不仅接收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而且还面向学生和社会教授中国语言、中国商贸文化,学校里甚至还有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社会的部门。
对中国文化着迷、对中国经济赞叹的不仅是以上几个国家,从亚洲到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人民都充满了了解中国的兴趣和渴望。
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这些天格外忙,面对记者,她无奈地摇摇头:“没办法,现在孔子学院爆炸式增长,最近基本上3天就得授予一所。”看似无奈,话音里却难掩兴奋和喜悦。
“汉办成立19年了,但真正发挥职能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儿。”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对此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过去国家汉办一直把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当作重点工作,向海外推广汉语,工作虽然也做了一些,但不成规模,没有广度和深度。“陈至立国务委员任教育部长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她认为,需要找到一个向海外推广汉语的工作抓手,为那些来不了中国,但是想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孔子学院的名字还是陈至立提议的。” 许琳告诉记者。在国外办汉语中心,必须有一个能代表中国形象的名字,这就像说起德国,大家都知道有歌德,说起西班牙,都知道有塞万提斯一样。孔子是和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世界文化巨人,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中国人,因此陈至立提出以孔子作为学院的名字。
海外孔子学院从设立初始,就明确了五项职能。第一项职能是用第二语言的方式,面向当地社会各类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员开展汉语教学。第二项职能就是要成为一个介绍中国文化的平台。第三项职能是孔子学院还要为促进两国双边经贸和各方面发展提供一些知识和信息服务。第四大职能是孔子学院可以成为外国学生留学中国的直通车。最后一项职能,孔子学院很多是建在著名的大学里,这些大学搞当代中国研究是其长项,汉办希望研究当代中国的专家能够走到前台来,向本国人介绍当代中国的真实情况。
正是因为海外对孔子学院这种办学模式的认同,只短短两年间,就有3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80所孔子学院,另外还有38个国家的99个机构正式提出了办学申请。
加大支撑满足需求
在刚刚结束的孔子学院大家庭的首次聚会中,来自全球各地80所孔子学院的180多位代表带来了各国人民对孔子学院的美好祝愿,因为是它,帮助各国人民打开了了解中国的一扇窗。祝愿的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一些企盼,希望国家汉办能够尽快帮助他们解决办学中所面临的困难。
“现在全美的汉语教师不到500人,要满足开设中文课需求的话,必须要有4958名教师,差距很大。”美国华美协进社副社长贾楠认为,在美国,已有9所孔子学院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师资不足。
而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副校长阿兰?米侬认为,他们学校孔子学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材缺乏,“我个人的感受是中国的英文对外汉语教材做得比较丰富,形式多样,而法语教材好像只有一种,而且还是很早以前出版的,有点跟不上时代潮流。”
面对各国提出的需求,许琳表示,今年3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对这些问题已有所考虑,确定了今后的六大任务:一是继续加快孔子学院的建设,今年与海外签约的孔子学院总数将达到100个;二是加强对外汉语师资培养,同时利用学校、社会及海外留学生、华侨等现有各类人才,通过短期培训后实习,使他们成为合格志愿者,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三是研发适合当地需求的教材;四是要改革考试,从根本上改革HSK,摆脱套用托福、雅思的体系,降低难度,使其适应普及型、应用型的教学需要;五是加强网络建设,集成现有的资源,开发出新的平台,使将来更多学习汉语的人,通过网络来学习,扩大覆盖面;六是对重点国家重点去扶持,如美国,现在2500所学校开设汉语课,但是缺少老师、缺少教材,这种情况下,需要有针对性地先把这2500所扶起来。
2600年前,孔子有一个梦想,坐着木筏出海,但这个梦想他一生也没能实现。2600年后,借助着现代化工具,孔子开始走向了五大洲,他的思想,他的学说开始为世界各国所了解。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成为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思想的成功注解。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年7月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