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适度竞争“刺激”大学不断创新

--访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校长安西祐一郎

  “日本有私立大学553所,公立大学86所,国立大学87所。私立大学以庆应义塾大学为例,每年经费总收入约10.3亿美元;国立大学以东京大学为例,每年经费总收入约合13.4亿美元,相差不大。”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校长安西祐一郎很喜欢通过数字比较来说话,从中记者似乎嗅到了一股“竞争和压力”的味道――安西?v一郎“执掌”这家“百年老校”看来并不轻松。

  这种不轻松来源于日本近年来推行的国立大学法人化进程,它促使日本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新政策,无论私立大学还是国立大学,均可申请“竞争性研究基金”。该基金主要包括“科学研究补助金”、“促进科技特别协作基金”和“发展创新技术补助金”、“健康科学研究补助金”、“全球环境研究基金”、“公共法人团体建立的促进基本研究的新项目”等。

  由于大学都在积极争取这些有竞争性的拨款和基金,使得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之间的竞争加剧,然而这种竞争又恰好促进大学更注重创新。安西?v一郎又用数字向记者证明这种竞争带来的好处:学校科研经费总共有11亿美元,其中1.5亿来源于竞争性的经费。不仅如此,庆应义塾大学更加注重长远的发展目标,而不做短视行为。

  安西?v一郎特别向记者提到,与企业合作有时会限制大学的发展,此时大学不能因企业的要求而急功近利。因此,在庆应义塾大学,产学研方面的活动涉及到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肩负了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大学与企业都将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彼此分享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对于创新,安西?v一郎有自己的认识。他以自己连任两届校长的实践告诉记者,创新是个体精神迸发出的创造性活动,创新产生于个体间及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一方面创造性知识活动源自于个体的行为,另一方面有赖于社会文化以及大学、产业界、政府、社区等对创造性活动的支持。在全球化、数字化、知识共有化的21世纪社会潮流不断纵深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对于有财政压力的大学而言,如何应对个人及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构建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性研究体制,战略性地推进科学研究,是大学引领创新的一种方法。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年7月18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