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赣鄱大地的中小学校,处处可见和谐繁荣的喜人景象。江西省以创建和谐校园为契机,打造优质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江西始终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随意走进一所校园,记者都会发现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有言说不尽的愉悦。
九江市双峰小学和吉安峡江中学的校园里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精巧的布局、雅致的装饰、优美的雕塑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让人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欢乐与和谐。
在九江十一中,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了全体师生自觉行动,形成宽容待人的校风、校纪和更为和谐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教学楼、实验楼的走廊和教室张贴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校训;办公室、行政处室和党员活动室张贴了各种规范;学校醒目处张贴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宣传栏上刊出切合学生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宣传内容,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育人氛围。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就是爱心,一个充满爱心氛围的学校无疑是和谐的。近年来,江西省致力于校园的爱心教育,许多校园每天都会发生由爱产生的故事,充满了爱的和谐音符。
在吉安峡江中学,学校的财务明细表中有一笔从办学经费中挤出来的专款,专门用于对贫困生的资助。虽然每年只有区区数万元,但由爱心产生的精神力量却是难以估量的。据统计,每年到该校就读的贫困生超过百人,但只要进了校门,就没有一个是因为贫困而退学的。在这所学校里,不论是帮助因家贫吃不起菜的学生,还是帮助不幸患有白血病的学生,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事情在师生中传开,校园里马上就会伸出无数充满爱的援助之手。该县的县委书记也很受感动,专门设立了个人出资的助学金,用于资助那些特别困难的学生。
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江西省把校园安全问题放在了首位,倡导“平安和谐”的主题,并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多种活动,用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在吉安师范附属小学,每天放学时老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学生排队放学:各班学生在走廊上把队伍整好,在墙上“请靠右走,请勿滑行”的温馨提示下,每班排成两个纵队,由老师护送着靠右有序走下楼梯;到了每幢教学楼不足4米宽的通道时,会有行政值周人员现场指挥:先到先过,高年级学生让低年级学生先过。另外,值日老师还带着值日生维持校外秩序,马路上并有交警疏导车辆。“吉安师范附属小学领导有方,教师有才,学生受益,家长满意。”这既是家长的心声,也是人际和谐的写照。
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江西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制定了科学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快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上高中学注重平衡初高中师资力量。在保证初中师资的前提下,让一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高中任教,起到传、帮、带作用。为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宜春实验中学启动了“三能五好”、新教师五年跟踪“新秀工程”等,进行了“新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等活动,营造了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教学氛围。坚持教研促科研,形成了基础教育和特色教育的有机融合,赢得了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几年来,宜春实验中学教研课改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师生多人参加全国各项比赛均取得好成绩。
江西省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立足于学校,注重学校特色。各个学校积极把握创建契机,纷纷以学校比较优秀的、和谐的某一方面为突破口,带动了整个学校的整体优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确保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1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