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学校体育工作会日前召开,会议出台了5条提高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措施。
这5条措施是:时间保证。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高等学校必须开设必修课,本科开设两年不少于144课时(6学分);高职高专开设1.5年不少于108课时。
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中小学要使学生正确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中等专业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创新开发体育教学;高等学校要构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过体育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改革体育课程及教学方法。依据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育发展规律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实施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教学,突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小学5至6个班、中学7至8个班配一名体育教师;高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时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改革和完善学生毕业升学考试制度。从2008年起,初中升学,将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升学总分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规范普通高中体育会考;在高中毕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等院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1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