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陆浩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南海亲切会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广大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进行了热情赞扬。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对于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甘肃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事业每发展一步,无不凝结着广大教师的心血和智慧。长期以来,全省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甘于清贫,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全面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这一重大决策,把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对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举全省之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努力把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发展教育事业,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都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各级领导一定要有远见,要把教育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善于当“教育书记”、“教育市长”和“教育县长”。
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要立足省情实际,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下功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统筹城乡、区域教育,使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教师是根本。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强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用更大力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得力措施,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最近,省委、省政府决定面向全省选拔5000名教师到农村任教,这是充实农村师资队伍的重大举措,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务必把好事办好。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教师这一职业显得更为神圣而光荣。广大教师要自尊自励,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甘为人梯,扎实工作,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8年2月20日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