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云南:“两免一补”温暖山乡村寨

  在偏远的云南西北部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贡山县茨开中心完小,12岁的傈僳族小姑娘王小兰一脸灿烂。没有人相信,她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女。过去,由于极度的贫困,她几次被迫中断学习。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犹如甘霖春风,吹洒到彩云之南的山乡村寨,使得许许多多像王小兰一样的贫困孩子重新回到了课堂。

  云南是集边疆、少数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西部欠发达农业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一直是全省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全省630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中,近40%的学生就学困难。显然,农村教育是云南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救助贫困学生又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且还是难中之难。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十五”以来,云南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有效措施,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经过努力,全省已经建立起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开展勤工俭学自助自救为补充的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救助体系和长效机制。

  远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就在全国率先兴办了一批面向农村的寄宿制半寄宿制中小学校,并向学生发放生活补贴。进入“十五”后,省级财政每年增加720万元,扩大招收6万名半寄宿制小学生。

  从2000年开始,省政府拨出专款,对边境沿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和免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2004年,“三免费”经费达到7263万元,范围扩大到边境129个乡(镇)和85个村委会,以及迪庆藏区29个乡(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40.8万名学生享受到了“三免费”教育。与此同时,云南省还实施“边境学校建设工程”,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和贫困群众较多的边境地区的办学条件。云南边疆各族干部群众,甚至周边国家的群众,都称誉这是中国政府的“德政工程”。

  云南还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教科书招标采购,把节约下来的10%以上的资金,用于扩大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人数。至2004年,全省先后有372万人次学生享受到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州、县两级财政也积极调整支出结构,投入9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救助。

  去年,云南省共投入5亿元正式实施“两免一补”。国家下达云南春秋两季免费教科书专项经费共计21780万元,享受学生人数为234万人。云南省继续采取省级统一采购,节约资金10%。节约出来的资金,又用于扩大救助范围,共增加享受学生人数23万多人,使全省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达到了257万人。

  云南省将“三免费”教育和向寄宿制学生发放的两项补贴,统一调整到国家“两免一补”的措施当中统筹安排,将原“三免费”中的免文具费改为生活补助,最大限度地确保这项工作的覆盖范围不缩小、补助标准不降低、工作力度不减弱。为此,省财政每年还安排8000万元专款,负责补助原享受“三免费”教育的学生和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费。其余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杂费的寄宿生的生活补助,由州、县两级财政承担。

相关链接

  云南省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3.4%。这样的自然地理状况,造成云南省办学成本大大高于内地。云南全省至今尚有贫困人口515万,绝对贫困人口262万。

  云南全省有129个县(市、区)。2005年,全省新增“普九”县7个,“普九”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6%,实现“两基”县达到112个;新增“扫盲”县6个,全省127个县实现“扫盲”,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年2月5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