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以来,我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两基”攻坚规划的实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奋力攻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两基”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今年10月,全自治区110个县(市、区)中累计已有107个县(市、区)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7??07%。现将我区一年来“两基”攻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汇报如下: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强化政府行为,扎实推进“两基”攻坚工作
今年5月,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两基”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就进一步加强“两基”攻坚工作做出决议,要求全区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两基”工作的领导,确保2007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作出重要批示:“‘两基’攻坚意义重大,务必抓好。我区‘两基’攻坚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但最后阶段的任务仍很艰巨,要继续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奋力攻克、顽强登顶’,并持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为加快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重大贡献”。自治区主席陆兵也作出重要批示:“要组织工作组加大督查力度,一定要在2007年下半年通过验收。”今年8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再次召开全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自治区主席陆兵亲自作重要讲话,要求全区上下统一认识,乘势而上,全力而为,奋力冲刺,扎实抓好“两基”攻坚和迎检的各项工作。
二、抓好重点工作,确保“两基”主要指标如期达标
(一)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三个增长”。2004年、2005年,我区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82??56亿元和92??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1??7%;其中预算内财政拨款分别为63亿元和7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6亿元和7??7亿元。
(二)扎实抓好“普九”和扫盲工作,提高普及程度。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把普及程度作为“普九”核心指标,加强检查与督导,狠抓落实。据统计,2005―2006学年度,我区小学入学率为99??07%,初中毛入学率为 101??91%,全区青壮年文盲率已下降至3%以下。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2005年,我区师资培训经费达1??48亿元,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1万多人次。自治区确定2006年为“广西校长建设年”,我区认真组织中小学校长学习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各种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的素质。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9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66%,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 93??72 %。
三、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覆盖我区41个“两基”攻坚县,土建项目学校共599所,总建筑面积118??5万平方米,总投入6??9亿多元。2004、2005两年计划建设中小学校共336所,所有学校所有项目均已竣工;2006年度项目学校251所,已竣工项目学校241所,竣工率96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时完成,自治区、市、县(区)人民政府将寄宿制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项目县、乡、学校领导挂点负责制,同时,制定了工程建设进度表,并通过召开赶队会、不定期督查等方式,促进项目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四、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提高使用效益
2003年以来,我区在87个县(市、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教学光盘播放点8947个,建卫星教学收视点7647个,在1203所初中建计算机网络教室。共投入资金3??29亿元,其中中央投入2??19亿元,我区投入1??1亿元。我们始终坚持建设和管理使用并重,边建设边培训,注重提高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和水平。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我区地处大石山区的部分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两基”攻坚县广大农村中小学初步创造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五、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重大举措,自治区原党委书记曹伯纯作出重要批示:“这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我们要把广西的情况搞清楚,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央的部署,周密筹划,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认真落实,确保应该享受此项改革成果的每一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此项改革作为2006年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一是落实中央关于省级拿大头的要求。地方应承担的20%免学杂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亿元和50%校舍维修改造资金2??05亿元,共4??05亿元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负担。二是改革资金按时到位。全区110个县(市、区)的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都拨入县(市、区)教育局设立的专户,并全部如期拨到学校或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今年春、秋季学期,全区631万农村学生享受了免除学杂费政策。三是生活补助经费得到落实。自治区政府明确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由市、县共同承担,要求切实落实责任。2006年秋季学期,全区共有24??5万人享受到寄宿生生活补助,补助总金额约为2796万元。据统计,全区享受“两免一补”优惠政策的贫困学生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18??5%,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覆盖率达35%以上。实施“两免一补”,使我区贫困地区中小学入学率稳步提高,辍学率明显下降。
六、开展支教帮扶活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5年,我区第九期支教工作共派出各级支教队员4916人。其中自治区支教队员162人,“县对县”支教队员295人,市级支教队员458人,县级支教队员3954人;广东省第三期驻桂支教教师126人,研究生支教团10人;区内外共支援农村薄弱中小学校2822所。2005年全区通过支教渠道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筹集款物共计1??2亿元,其中捐款9713万元,捐物折款2380万元;资助贫困生97832人,为我区“两基”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加强督查与指导,确保“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
一是建立督查制度,定期督查。去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继续采取行政督查、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检查视察、各级督学督查、请一批离退休干部领队督查等4种形式,加强“两基”督查工作。二是认真落实考核制度,对县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教育工作进行督导。今年上半年,已在全区范围全面开展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三是落实审计制度,在“普九”评估验收和“两基”复查中,对县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进行审计。四是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做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和“普及实验教学县”的评估验收和“两基”复查工作。
我区“两基”攻坚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如2000年前实现“两基”达标县“普九”欠债严重,“两基”巩固提高难度大;由于我区各级财政相对比较困难,各地为保证居住分散的山区、边远地区群众子女能按时上学读书,降低辍学率,不得已在编制外聘用一批代课教师顶岗上课。
今明两年是我区“两基”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区要在2007年如期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并扎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国务院这次在我区召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场汇报会,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虚心学习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先进经验,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陈至立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扎实推进,确保全区“两基”目标在2007年如期实现,迎接国家对我区“两基”的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