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场汇报会汇报材料

加快进程全力攻坚 宁夏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5年8月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把“两基”攻坚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作为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快进度。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区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与此同时,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自加压力,加快进度

  2005年底,在对全区“两基”工作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加快“两基”工作进度,明确提出“决战零六,迎接国检,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的要求,由此拉开了决战“两基”的序幕。近一年来,全区上下紧紧抓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契机,紧紧围绕年内全面实现“两基”目标这一总体要求,通过采取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加强检查、加强帮扶等措施,全力推进“两基”攻坚,至9月28日,我区所有的县都顺利通过自治区政府“两基”评估验收,提前一年完成“两基”攻坚规划目标。

  二、科学决策,多方推动

  一是对还未实现“两基”目标的县(区)实行了“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方针,使“两基”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实行“规划到乡、措施到乡、检查到乡、验收到乡”,使“两基”工作的任务到乡、责任到乡;三是构建机制,落实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四是典型引路,多方推动。除层层召开“两基”工作动员会外,在验收其他县(区)时,要求未实现“两基”的县(区)前去观摩,做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五是坚持两个“两手抓”。即一手抓山区,一手抓川区的移民吊庄地区;一手抓攻坚县,一手抓已“普九”县的企业移交学校,实现山川、城乡、不同类型学校的均衡和全面协调发展。

  三、统筹协调,合力攻坚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两基”工作非常重视,人大、政协也密切关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自治区教育和督导部门做好指导、督查和服务工作,尤其注重过程性督导检查,以确保“两基”工作质量。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全区5市教育督导部门对口帮扶6个攻坚县(区)。自治区财政部门在及时拨付工程资金的基础上,提前垫付资金5000万元,以保证寄宿制学校建设。我们还组织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对口支援攻坚县(区),仅去年就捐款捐物61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553名。今年,又组织开展了“我为‘普九’添块砖”捐赠活动,已获各类捐赠近1000万元。各市、县(区)也组织开展区域内对口支援,动员干部群众捐资助学。

  四、强化措施,攻克难点

  提高普及率是我区“两基”工作的难点,我们强化措施,狠抓控辍保学。一是宣传防辍。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将宣传引向深入,使送子女入学成为家长的自觉行为;二是执法控辍。各地普遍实行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发放通知―上门动员―执法劝学”的五步工作法,以规范义务教育的执法行为;三是责任控辍。明确动员入学是乡镇政府的职责,控制辍学是乡、校的共同责任。将动员入学和劝返的责任落实到人;四是济困助学。除实施好“两免一补”外,还利用社会救济、结对帮扶、争取外部支援等方式,拓宽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五是教改保学。针对被劝返校学生知识基础差、厌学等实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插班或单独编班。在教育内容上,适当降低文化课的难度,增加职业技术、生活知识等内容;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增加电化教育、文体活动等;六是社会保学。工商、公安等部门大力查处非法雇佣童工等现象,劳动等部门坚持不读完初中不给予外出打工的方便,民族宗教等部门组织宗教人士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抓住重点,提升水平

  一是加快寄宿制工程建设。我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央和自治区总投资3??8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7亿元。土建项目学校145所,已竣工136所,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其余9所学校的在建面积3??9万平方米,可望在年底前竣工,全区实现了在整体上消灭现有危房的目标,生均面积也全部达标。此外,我们按二类标准完成了攻坚县(区)所有初中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工作。二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通过组织自治区机关干部、川区优秀教师、超编教师、山区行政事业单位超编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到攻坚县(区)支教,从山区超编干部职工中吸收符合条件的人员补充教师队伍,拿出专门编制录用教师等办法,千方百计解决教师数量短缺问题。尤其是通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1200名教师补充到了农村教师队伍,为农村教师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同时,狠抓了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校长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校长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三是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去年8月份以来,新建了20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699个卫星教学收视点和150个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室。

  六、抢抓机遇,深化改革

  在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面,一是扩大范围。在严格执行国家免学杂费政策规定的同时,将免收学杂费的范围扩大到全区所有公办学校,将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的范围扩大到城市和农村的特困家庭,以及川区吊庄的贫困家庭学生。二是提高标准。小学和初中免收杂费补助资金的标准:农村、县城和城市每生每年分别为168和220元、240和300元、300和370元。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和初中分别为40元和60元。三是首次设置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四是巩固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全区各市、县(区)都没有拖欠教师的国家标准工资。在操作上,我们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强培训,有序推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行为;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收费行为。同时,自治区财政支出1??11亿元、全区共支出资金1??42亿元,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

  尽管我区已提前实现了“两基”攻坚规划目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推进,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将以贯彻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为契机,进一步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强化领导,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着力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落实,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开创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