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
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活动
一是党政齐抓共管,制定学习贯彻的总体方案。根据我社实际,分为社务会成员、各党支部、各行政部门三个层次组织学习,并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认真研读十七大文件,全面准确把握和领会十七大精神;继续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部署我社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点学习内容及十道思考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考核,提高学习质量,做到学有所获;把全社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进一步凝聚力量,扎实推进我社战略转型的各项工作。
二是统一发放学习材料,做到原原本本学习十七大报告和党章。社党委将十七大报告和修订后的《党章》发到每位党员手中,并为社领导班子和每个党支部配备了《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和《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三是开展专题研讨。社领导班子、各党支部、各行政部门分别召开专题研讨会,集中学习十七大精神。我社主办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和承办的《中国编辑》也分别召开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专题辅导报告,并加大了宣传、交流力度。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明确方向、调整战略、统筹规划
第一,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我们要加快文化产业改革进程,在初步完成经营性业务的企业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根据国家对出版体制改革提出的“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的要求,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搭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出版工作规律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做好产权归属明晰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权责明确等工作,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我国教育出版市场的中坚力量,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加快业态转型和产业升级。要抢抓机遇,加快从以传统纸介质教材出版为主向以多种介质形态的教学资源研发、集成和教学服务为主的业态转型,从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向综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转变,实现从传统教育出版向现代教育出版转变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制定、实施“教学资源建设纲要”,积极探索教学资源集成服务模式,做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者、资源集成的运营者和教学服务的提供者。同时,注重内涵式发展,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主动应对网络通讯和数字信息等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积极开发新媒体,在做强主业、壮大主体的同时,加大学术出版、社会学习、教育培训、教学仪器等业务拓展力度,进一步整合国内外行业资源,实现我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从单纯依赖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大力提高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集约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在经营管理方面,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以学科、专业、课程、项目为基本单元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在生产模式方面,不断革新、优化,注重投入产出比,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市场整合方面,加快产业链的市场化,积极探索和开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的有效途径,加快拓展国际化业务,着力打造国际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使我社成为对国内新闻出版市场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现代出版传媒集团。
第四,继续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要继续坚持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各党总支、党支部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关键,以继续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我社党的“五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同时,以企业文化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我社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员工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继续贯彻落实“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继续营造有利于员工成长的氛围,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全面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为我国教育出版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