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认真负责,扎实工作,狠抓落实

陈小娅同志在2004年“两基”攻坚办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4-07-01收藏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两基”攻坚办主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两基”攻坚工作情况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有关情况,交流“两基”攻坚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从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召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算起,“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已10个月。在这10个月的时间里,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两基”攻坚办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和“两基”攻坚办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从研究方案、编报规划、建立工作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到批复下达资金,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四年规划和2004年实施计划已经三部委共同审定批复,这标志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整体上讲,“两基”攻坚工作进展是比较高效率的,开局良好,起步扎实。

  “两基”攻坚工作之所以有现在这么好的开局,一是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两基”攻坚是本届政府要完成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如期完成。陈至立国务委员也非常关注“两基”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多次亲临各地督查、指导。二是地方政府和三部委狠抓落实。各省(区、市)自觉地把实施“两基”攻坚作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相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组长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多数省(区、市)召开专门会议作了系统部署。许多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到边远、贫困的攻坚县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研究制定“两基”攻坚实施规划。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严格认真审核规划的前提下,特事特办,尽早批复下达项目和资金,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是各地“两基”攻坚办同志们的辛勤努力工作。“两基”攻坚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和2004年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工作量大,头绪繁多,程序复杂,国家“两基”攻坚办和各地“两基”攻坚办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辛勤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谨代表国家“两基”攻坚办和教育部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有关工作进展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情况

  (一)主要工作进展

  自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主持签署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后,三部委和国家“两基”攻坚办围绕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8月初,三部委联合下达了2004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资金控制额度30亿元(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各15亿元),并就各地如何编制工程四年规划和2004年年度实施计划进行了检查和指导。

  2、8至9月间,国家“两基”攻坚办相继制定印发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建筑设计工作的通知》、《关于设立和公布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监督举报电话的通知》和《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土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3、截止9月中旬,各地相继按要求报送了2004-2007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和2004年年度实施计划。国家“两基”攻坚办根据三部委要求进行了全面、严格的审核。

  4、10 -11月份,三部委对各省2004-2007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和2004年的年度实施计划进行了批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入全面实施建设阶段。

  (二)总体规划情况

  按照目前已经批复的规划,2004-2007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的基本情况是:

  1、规划资金总额955372.2万元。其中:中央专款900000万元,占94.21%;省级财政资金26692.9万元,占2.79%;地(市)级财政资金1627.5万元,占0.17%;县乡财政资金18913.3万元,占1.98%;其他资金8138.5万元,占0.85%。

  2、规划共覆盖953个县,其中西部“两基”攻坚县404个(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8个团场),投入中央专项资金68.72亿元,占中央专款总数的76.35%;中西部巩固提高和中部未“普九”县共549个,投入中央专项资金21.28亿元,占中央专款总数的23.65%。资金投向体现了以“两基”攻坚为主同时适当兼顾基础薄弱县巩固提高的原则。

  3、规划项目学校共计7727所(比原测算的6400所多1327所),其中:小学2580所,初中438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89所,其他类学校178所,体现了以初中为主的原则。

  4、规划拟新建学校719所,投入资金14.35亿元,占工程总资金95.54亿元的15.02%;拟改扩建学校7008所,投入资金81.19亿元,占工程总资金的84.98%。体现了尽量少布新点的要求。

  5、规划建设教学及辅助用房499万平方米(教室353万平方米),占36.16%;生活服务用房86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07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47万平方米),占62.32%;行政办公用房21万平方米,占1.52%;总面积138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体现了优先解决学生生活服务条件和学校教学条件的原则。

  6、规划项目学校中,校均中央专项资金116.47万元,校均建设面积1786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造价648.03元。其中,西部404个“两基”攻坚县的4598所项目学校,校均中央专项资金149.45万元,校均建设面积2113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造价701.67元。

  7、规划预期效益是,工程实施后,可增加学生165万人(比原测算的150万人多15万人),增长27.13%;增加寄宿生204万人,增长80.29%;购置图书1040万册,购置课桌凳112万单人套,购置学生用床163万张。

  (三)2004年年度实施计划的具体情况

  2004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的具体情况是:

  1、财政投资共安排1478个项目学校,中央专款1500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4577万元,省以下配套资金4174万元,校舍总建设面积216万平方米,可新增学生29.88万人,新增寄宿生32.97万人。

  2、国债资金共安排886个项目学校,中央专款150000万元,校舍总建设面积223万平方米,可新增学生27.9万人,新增寄宿生32万人。

  二、对进一步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的几点要求

  前一阶段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还不能沾沾自喜。此项工作还只开了个头,下一阶段的任务还很重,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归结起来,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是12个字:认真负责,扎实工作,狠抓落实。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健全管理机构

  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对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两基”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做好这项工作,起步非常重要,关键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第一,实施“两基”攻坚是一项很强的政府行为,要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省要按国务院领导曾要求的那样,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要把责任书中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到县、乡,一级抓一级,责任落实到人。据我们了解,目前已有甘肃、内蒙、陕西、新疆、四川、青海、宁夏、云南、西藏、重庆等省(区、市)政府与攻坚市、县签订了“两基”攻坚责任书,各攻坚市、县也与各项目乡、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市、县、乡(镇)每年要分步要完成的“两基”目标作了明确要求。目前还没签“两基”攻坚责任书的省份要抓紧。实践证明,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对“两基”攻坚工作抓与不抓、抓的程度如何,效果大不一样。第二,“两基”攻坚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省教育厅的主要领导要把“工程”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两基”攻坚办主任要认真负责,靠前指挥,一抓到底,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人员要保持稳定。第三,加强项目督促检查,建章建制。要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每一位厅领导包括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分别负责几个攻坚县,掌握第一手情况,指导和监督项目县的工作。只有一级促一级,才能真正把“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最终成效。

  (二)“工程”实施要与“两基”攻坚计划相衔接,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西部地区完成“两基”攻坚计划的主要措施,“工程”实施进度与本省攻坚计划的完成进度要步调一致。中央专项资金主要解决实现“两基”的硬件建设,其他软件方面的建设各省、市、县要予以保证,不能出现有学校却没学生,有教师却欠工资,学校建好了却没钱运转的情况。“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要与“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统筹考虑。据国家“两基”攻坚办初步核查,各省上报的规划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与“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学校有重复的情况,其中,115所学校与“危改”项目学校交叉,774所学校与“义教”(二期)项目学校交叉。对于这些交叉学校的建设,各省一定要认真核实已有工程资金的建设项目和建设内容,严禁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项目和资金的落实

  目前,2004--2007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和2004年年度实施计划已经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审核批复,中央资金下达到省,不能出现在省里下不去的现象,更不能出现资金中间逃脱、平调问题。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来跟踪检查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对省来讲,“工程”实施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应是省级政府的行为,要在教育、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三家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组织进行。各省“两基”办要多做基础性工作,主动与当地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联系,积极听取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的意见,形成共识,保证按照批复的计划落实项目、落实资金,并尽快统一组织实施。要防止“挤出效应”,保证专款专用。各省、市、县“两基”办要主动向当地建设、税务、国土资源、审计等相关部门介绍“工程”建设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争取优惠政策。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一些省份为做好有关工作,想了不少有效办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例如,内蒙古和湖南省的湘西州就已明确发文,对“工程”项目实行优惠政策,减免了很多项规费项目。相信只要我们多协调,多沟通,多争取,内蒙古和湖南能做到的,其他省份也应该能做到。又比如,甘肃省在项目资金管理上想了不少办法:一是在省、市、县三级财政国库建立资金专户,在省、县“两基”办建立资金专户;二是“工程”专项资金到达县级财政国库专户后,县财政局应在7个工作日内拨付县“两基”办资金管理专户,县“两基”办根据各项目学校土建工程实施合同及施工进度支付资金;三是“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实行到位报告和季度报告制度。各省都应该学习借鉴甘肃省的做法,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项目落实和资金落实。

  (四)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各省要把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一,建立项目责任制。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有关承担机构和人员。据我们了解,贵州省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指示和国家“两基”攻坚办要求,由省“两基”攻坚办委托贵州省建筑设计院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进行统一设计,项目学校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建筑设计图于9月底完成并已下发给各项目县参考,这种做法很好。第二,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严禁玩忽职守,坚决杜绝工程施工中的腐败行为。工程既要打好节约战,也要打好反腐败战。第三,中小学校舍建设要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原则,新建和改扩建后的校舍最低使用寿命必须保证在50年以上。归纳起来是两句话:一是追求质量但不搞“超豪华”,二是严格管理杜绝“豆腐渣”。

  (五)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四年规划和2004年年度建设计划已确定,关键要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狠抓落实。第一,各省要结合本项目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的监督检查机制,从省到县,要逐级落实,要有专人负责。第二,每年各级教育部门要组织教育、发改、财政、纪检、监察、督导、审计、建设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定期进行专门检查,检查结果要予以通报。对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项目单位,要给予支持和表彰,对发现严重问题的项目单位,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并缓拨或停拨后续项目资金。第三,每年都要将“工程”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列入重点审计内容,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纠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监督

  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成“阳光工程”、“放心工程”。怎样才能“阳光”?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放心?首先就是要将工程建设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国家“两基”攻坚办最近将在中央有关媒体上公布各省2004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概况信息和举报电话,各省也要这么做。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要公布本省每个项目县(市)的项目概况信息,每个项目县(市)要公布当地每个乡(镇)的项目概况信息,每个项目乡(镇)要公布当地每个项目学校的建设内容。各级项目管理机构在公布建设概况的同时,还要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引导有关报刊、媒体开辟专栏进行系列宣传和跟踪报道,大力宣传“两基”攻坚中的先进典型,推动“两基”攻坚工作良性发展。

  同志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四年规划和2004年实施计划已经三部委共同批复下达,今后的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就看各地是否真正落实责任,落实项目,落实资金。“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以人为本的工程,孩子要上学,时间不等人,学校早一天建成,孩子就早一天受益。让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为打赢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