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江县拉堡小学,近两年通过开展“小主人乡村体验周”活动,让小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拉堡小学坐落在柳江县城,在校学生基本是机关干部和居民的独生子女。
前几年,学校在工作实践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回到家里,除了看电视、玩电脑,就什么也不干。当家长和老师们教导他们说,我们像你们这般大时,什么家务活都会做。孩子却反问,谁还和你们比过去,现在都什么时代了!
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们为之困惑和痛心,教师们也为之着急和担心。
时任校长、现任党支部书记的韦春安感到责任重如山,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教育孩子的良方。
2002年暑假前,学校针对这一现实作出决定,在三年级以上开展“小主人乡村体验周”活动。号召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安排一周时间,采取投亲靠友的方式,到农村去、回老家去与爷爷奶奶或亲友共同生活一周,体验了解社会,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了解他们的父辈。
为使学生下乡能有所获,学校要求学生下乡后做到“六个一”:采访一位农民、研究一种农作物、学会一种农具的使用方法、参与一周农事劳动、提供一条现代农业信息、写出一篇体验日记。
学生下乡前,学校还专门召开了家长会,并给每个家长发了公开信,号召家长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这一动议,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情支持,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回老家去。
这一做法效果很好,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变化。
学校收集的一千多篇学生日记真实生动地记录下了学生下乡生活和劳动的情景和在乡下的真情实感。
六年级学生覃柏桦在参加第一次割稻谷的劳动体验后写道:“收工回家坐下时,浑身感到酸痛,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想想我平时常丢弃剩饭,挑三拣四真不应该!”韦婧懿同学写道,“假如你没有劳动过,你是永远体会不到什么是丰收的喜悦。”
更为可喜的是,这一活动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赞扬。许多家长反映,下乡体验之后,往日的“小皇帝”不见了,热爱劳动的小主人多了,学习也更刻苦了。
一位学生家长说,学校的这一做法太好了,很成功。我的小孩以前放学回家什么事都不干,自从下乡回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人也勤快多了,自己的衣服学会了自己洗,还常帮家里搞卫生,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气也改了。
郑小芳、潘兆元两位老师认为,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真可谓是育人、教学双丰收。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3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