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公物,再掷一次”、“沉迷网吧,后退三格”……按照棋盘上的说明,女生小周抽到一张行为卡:“尊重老师,祝贺你可以得到一张星星卡。”
“那么怎样才是尊重老师呢?”在一边硬把头挤进来的小胖墩马时杰抢着回答:“我知道,就是看到老师要问好。”
这是上海市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学生课间活动的一个片段。欢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文明乐园游戏棋,真好玩!”
自去年9月开学起,上海市卢湾区3000名幼儿园小朋友和8500名小学生惊喜地收到一份礼物--以全新卡通形象“文文”和“明明”为主角的文明宝宝系列拼图和文明乐园游戏棋。这套投资10万元的卡通教材是由区文明办创意,在征询心理教师建议和听取众多小朋友的意见后设计开发出来的。它开创性地将动漫游戏、文明宣传、德育教材集于一身。
该区教育局局长王伟民认为,相比“寓教于乐”,这种“寓乐于教”的探索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内涵,通过情景式教育,提倡在教育内容中注入娱乐元素,挖掘教育本身的快乐动力。
不是刻板的德育课,不用死记行为条例,孩子们在与“文文明明”的快乐游戏中感悟德育。文明宝宝系列拼图和文明乐园游戏棋所涉及的36项具体行为,分别取材于卢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的11个关注点、公民道德建设10大陋习排行榜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拼图共有12幅生动画面,表达了12个鲜明主题:爱惜粮食、热爱劳动、尊敬长辈、帮助他人、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热爱学习、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保护环境、爱护绿化、不说谎话。而游戏棋借鉴了飞行棋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棋类游戏规则,设计了36张“文文”、“明明”行为卡,除拼图上的12个主题外,根据小学生特点,增加了尊重国旗、自我保护等文明行为和沉迷网吧、考试作弊等不文明现象,游戏者根据所获得行为卡上的提示而前进后退,以此培养小学生对36项行为的是非认知,倡导讲文明、除陋习的良好观念。
“文文”和“明明”人缘极好,因为这是未成年人自己参与设计的德育教材。有了这套独特的德育教材,卢湾区又开始在全区各幼儿园、小学广泛开展“玩一玩,赛一赛,讲一讲”活动,举行拼图和游戏棋大赛,根据主题讲述身边的文明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比赛和交流,文明、道德、规范等抽象的词语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3月3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