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坚若磐石

  多年来,高校的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战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乐于奉献、善于学习、勤于工作、勇于创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为了使辅导员、班主任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实施者和有效创新者,各高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辅导员、班主任作用不可替代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受大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对大学生影响很大,作用不可替代。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认为,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支队伍一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又是高校党委培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业务骨干和党政管理干部的后备力量。所以,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具有“双重效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一批又一批辅导员的辛勤工作,逐渐形成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深厚积淀和光荣传统。这些传统为每一位辅导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促使后来者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许多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和为人做学问的道理。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挑战。中央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对辅导员、班主任作了明确定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社会和家庭也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寄予厚望。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到,新时期对辅导员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教育部举办了4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培训了全国高校700多名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各地教育部门也在陆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员、班主任培训。

  开拓新渠道 探索新做法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方春满园。只有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充满团结和谐的气氛,思想统一,才能形成坚强的战斗力。很多高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学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不断开拓新渠道、探索新做法,提升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效性。

  清华大学从“入口”把关,选拔高层次优秀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从培训着力,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从政策着手,为辅导员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从而使“双肩挑”的优良传统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继续保持蓬勃的生命力。

  重庆大学抓教育、抓提高、抓使用、抓选拔、抓出路,要建设“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肯奉献”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东南大学建立培养、选拔、培训一体化制度,将优秀人才留在学生线,走职业化道路。复旦大学坚持“养用结合、养用相长”的原则,加强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考评实施全方位的“360度评估法”,完善考评管理体系。

  复旦大学化学系的辅导员包涵4年间持续为她的学生写了150篇周记,读她的周记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4年的周记换来了4年真挚的交流,包涵一直告诫自己:“辅导员要把学生作为一件艺术品来对待,也许一个失误,对于全班来说只是百分之一的损失,可是,对那个学生来说,就是他的人生。”

  这些优秀的辅导员的一再出现,与有关高校在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上的种种做法是分不开的。让更多有事业心的优秀人才可以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找到“奔头”,是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共同目标。

  一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科学工程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辅导员、班主任所带学生人数持续增加。辅导员普遍感到工作任务繁重,事务性工作挤占思想教育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大幅增加学校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建设好一支专兼职之间的辅导员队伍,扩大队伍规模,降低辅导员的平均管理人数,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减少“辅而不导”现象的重要手段。

  有关专家指出,辅导员队伍建设本身就是一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科学工程。加强队伍建设,基本目的是为了高效优质地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使辅导员、班主任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锻炼,最终实现队伍建设的“双重效应”。

  “从辅导员自身讲,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进行辅助、引导,而不是生硬地命令指派,或者保姆式地包办替代,这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辅导员更多的是助其自助,教方法、讲程序,增其所能,维护其利。”贵州大学学生辅导员凌琦如是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辅导员孟源说,量化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严格辅导员工作考评制度,要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将辅导员的工作量化与大学生成才成长相结合,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与实效性。这也是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加强的环节之一。

  只要高校在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推动队伍研究新问题、培育新组织、开展新培训、推行新考评、运用新手段,不断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一定能够促进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绩效的提升,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11月21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