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数字
建国初期,我国女童的入学率只有15%左右。到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女童的入学率为93.6%。1998年,全国小学女童的入学率已达99%,男女性别差下降到0.1个百分点,与男童相比大体持平。小学女童的五年巩固率为91.1%,已经高于男童的90.5%,与1995年相比则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8%,男女童入学率的差距为0.09个百分点,男女童的入学率已经大体持平。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小学男童和女童的入学率差距由2001年的0.07个百分点下降到0.04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小学辍学率为0.59%,其中女童为0.6%;全国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49%,其中女生为2.19%。
一个阶梯
小学在校女生的比例在1949年仅为23%,1960年为39%,1988年为45.6%,到1998年已上升到47.6%,高于世界小学生中女生占45.7%这一比例。2002年小学女生比重保持在47.2%,普通中学的女生占46.7%。
【国际视野】
目标
整个世界在逐渐达成一个共识:如果女童教育领域不取得快速而显著的发展,全世界的发展努力,包括千年发展目标取得的成就,都将遭受损失。在2000年于达喀尔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上,共明确了六个目标,其中2/3是关于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的。在后来举行的千年峰会上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到2005年,实现小学和中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并在2015年实现所有的教育层次中的性别平等。因为“如果女童们不能得到教育,她们在成年之后往往不能摆脱无知和贫穷的梦魇,且不大可能养育出健康和有文化的后代。”而“我们的社会不能再让下一代人放弃他们的发展潜力”。
现实
2006年1月1日,整个世界将会认识到,有一个目标没有按期实现。
截止到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指出,46个国家未能实现“到2005年将女童和男童的入学比例提高到同一水平”的目标,还有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总体入学率低得令人难以接受。“这个目标期限其实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而目标本身的内容也是可以达到的。这次失败所造成的悲剧就是,大量的儿童面临着暗淡的前途,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女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该项报告名为《教育领域中的性别成就与前景报告》(GAP)。报告指出,现在世界上每年还有将近1.15亿的失学儿童,其中绝大多数是女童。有三个地区没有能够达到在2005年实现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目标。这三个地区分别是中东/北非地区、南亚和中西非。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提供数据的180个国家中,有125个国家到2005年年底达到了女童和男童的入学率处在同一水平上的目标,其中91个是发展中国家,另外34个是发达国家。目前,全球失学的学龄儿童总数下降了1亿;在81个发展中国家,入学比例从2001年的82%上升到了2005年的86%--但这些成绩与期望的目标相比,只是很小的进步。
理由
有一些事实无可争议--如果女童教育得不到明显改善,所有的千年发展目标都不会实现,因为实现性别平等和普及高质量教育是实现其他发展目标的基础;
不能接受教育对所有儿童来说都是灾难,但对于女童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女童更容易遭到贫困、饥饿、暴力、虐待、剥削、拐卖等威胁;
让女童接受教育可以使男童和女童都从中受益;
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将有助于在全社会实现性别平等,因而让女童和妇女接受教育是一种发展投资,也是最有效的一项投资。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11月3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