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南农大师生携百万项目支农

  河南农业大学与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实施科教富民行动计划协议于8月12日在南阳市签订。简短的仪式之后,农大首批21名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选派的师生,连同他们携带的项目,一起被方城、南召、新野县的领导接走。

  据了解,为了将科教富民与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结合起来,把服务“三农”的“腿”伸得更长一些,河南农大决定,选择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对口的专家教授到南阳市的方城、新野、南召县任科技副县长,选择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科技副乡(镇)长,时间均为3年。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派品学兼优的志愿者到9个乡(镇)任乡(镇)长助理,时间为1年至2年。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选派师生,带着项目下基层,对口实施科教富民是此次行动的特色之一。”河南农大校长王艳玲说,过去只派一名科研副县长,下面缺“腿”,行政力量行使难。如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富民体系,县里的决策有人执行,乡镇的计划可以实施,科技副县长、副乡(镇)长都是大学生志愿者的老师,随时可以提供咨询和帮助,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农大科研处处长表示,为支持下派师生上项目,学校已准备经费100万元。

  为实现科教富农的无缝对接,南阳市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在林果、畜牧、食用菌、农产品加工、小辣椒、烟叶、棉花等种、养、加方面已形成一定规模且有特色的县、乡(镇)作为农大师生的工作地。此次下派到方城县担任科技副县长的杨青华是农学博士,在农大教授经济作物栽培等十多年,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可以大显身手。该县清河乡、广阳镇都是烟叶产区,4名到此地工作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是烟草专业毕业生。南召县板山坪乡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板栗、柞蚕,乡长助理李林正是林学专业毕业生;新野县新甸铺乡的特色经济是养鸡、养牛,两名志愿者所学专业是畜牧。

  王艳玲校长表示,实施此项计划就是要探索和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学校每年有毕业生四五千人,计划一旦推开,就为服务“三农”、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架起了桥梁,打开了大门。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16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