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良,男,河北省保定市新安县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汉族,党员,46岁,教龄19年。200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候选人。简要事迹:通过多种途径自筹资金近2000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改变了学校的落后面貌,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本人多次被评为“保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非典期间,在学校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带头和三位校级领导个人出资16000元,购买消毒液和防护用品,预防了疫情的发生。他上任之后,努力探索新的办学模式,采取与大专院校联合举办中专班,音体美特色班等方式,提高了教育质量,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使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100%。学校被保定市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我从1998年6月调县师范任校长,1998年10月与县教师进修学校合并至2002年9月,任该校校长。期间,为学校的落后面貌,我以身作则,严谨治校,在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团结班子成员,克服种种困难,经过积极努力,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该校的落后面貌,使该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省颁标准。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搞培训,尽心尽力抓提高,同时,严格制度,规范管理,各项工作都上了新的台阶。多次受到了省、市教委和安新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连年受到各级表彰和奖励。1999年到2001年连续三年被评县委、县政府授予“工作实绩突出单位”。200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维护稳定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同年,被市教委授予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领导班子”,同年被市教育局授予学校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并被保定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厅、省语委授予培训测试工作“先进集体”,我本人也先后多次被市、县授予“先进工作者”“模范个人”和“工作实绩突出”等荣誉称号。1996年、1998年、2002年先后三次被记三等功。
2002年9月,从县进校调县职教中心任常务副校长,并主持该校的全面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率领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带着振兴安新县职教中心的使命,走上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首先,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勤奋,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我以事业为己任,以奋斗为乐趣,至今坚持教学第一线。身为校长,时时事事做到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特别是在防“非典”期间,为防止疫情传入我校,首先对学校进行封闭管理,并且在学校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带头和三位校级领导个人出资16000元,购买消毒液和防护用品,预防了疫情的发生,受到了师生的称赞。在此期间,由于患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使我一个月不能下床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毅力,忍着痛苦,带病坚守岗位,与师生共同吃住在校,坚持以校为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没有节假日。为加快我校发展步伐,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因工作劳累过度,造成右眼底大面积出血。因为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当时学校没有资金,而且急需新建学生宿舍楼和学生餐厅,否则,新生入学后,近 1000名学生的食宿无法保证,为此我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社会垫资和社会投资400多万元,新建学生宿舍楼和大型学生餐厅。另外,还向亲属和朋友借款200余万元,对内部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充实,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期间,因投资大,工期时间紧,建设任务重,我总怕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耽误了招生工作,因此不能离校外出就诊,而被耽误了治疗时间,造成了视力上的严重后果,后虽在京进行了两次手术,但右眼已不能复明。由于工作多,任务重,在病情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我不顾医生和同事们的劝阻,手术后一周内就出院,带病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广大教职工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形成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增强了班子的团结和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
在我到任之前,由于受大气候和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县职业教育大幅度滑坡。而且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图书资料短缺,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非常落后,并且操场成了垃圾堆,校园成了放牧场(校园成了草原),当时学校真是难以想象的破烂,学校不但没有资金,而且还有外欠债务近30万元。因此,使学校多年生源不足(当时三年的在校生只有300多人人造成大部分教师外流(学校教职工总数由98年的172人减少到2002年的62人),面临招生难、管理难、稳定教师队伍难等多种困难和压力。我上任后,不甘学校落后,找差距,树信心,为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不等不靠;统筹规划,积极运作;在学校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大刀阔斧的干事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学校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年中,我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向亲属、朋友借款、社会垫资,以及吸引社会投资等多种形式,投资近1500万元,本着“现代、超前、一流”的目标,高起点、大规模地兴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三幢、近4000平米的实验楼、综合楼各一幢和近2000平米的高标准的大型学生餐厅。同时,还将闲置多年的旧礼堂改造成了高标准的大型阶梯教室;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装备了高标准的微机室和语音室,并购置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和现代化教学设备;为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购置了大型柴油发电机组及燃煤式常压锅炉和饮水茶炉,所有校舍安装了采暖设施;为确保师生安全,对学校原所有输电线路进行了更新(原输电线路从70年代起使用至今,线路严重老化,线皮脱落,内线外露,十分危险),拆除了危旧房100余间及部分危墙、危厕,购置了足够的消防器材,
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为解决师生生活用水难问题,还及时打了深水井一眼;为优化校园环境,对百亩校园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硬化,新建花园5个,绿地面积6500平米,硬化23000平米,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将草创之初的破旧学校改变成了一所高标准的、设施完备的花园式新校园。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了敬业、务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一年来,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由于措施的到位,制度的落实,克服了于与不干一个样、干多于少一个样、于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为培养广大师生的良好品德,不断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有良好的政治氛围和育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净化了师生的思想,培养了良好的品德,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雅的育人环境吸引了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来我校任教,仅2003、2004两年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近50名,而且前些年外流的人才也纷纷要求返校。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兴校、强校的首要大事来抓。首先,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其次,对青年教师开展“拜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创牌子,促进青年教师早日成才,并在教师中开展了“献爱心、做奉献、创一流、争名师”等活动,使整个教师队伍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业务骨干、任课教师到湖北的黄岗中学、天门市中学、天门实验中学和山东高密中学、河南驻马店中学等多所知名学校学习取经,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尤其是一流的管理水平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先后邀请了河北体院、保定师专美术系、青岛黄海学院等知名院校的名师、教授到我校讲学,指导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本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广大教师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学校“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基础。一年来,我严格按照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严以律已,廉洁治教,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各种腐蚀、诱惑,真正做到了勤奋、节俭,靠过苦日子,既积累了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又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了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我把教师看作是兴教之本、强校之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为稳定教师队伍,我想方设法为教师多办事、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如帮助解决教师住房、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园)问题;改造教工食堂,方便教工用餐以及改善教工的办公条件和解决教工的上下班交通问题(学校距县城近20华里,大部分教师居住在县城,为解决教工上、下班交通问题,学校开通了县城至学校的班车,学校出钱,教工免费乘车上、下班),真正做到了思想上关心、生活上体贴、工作上帮助。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的进一步充实,稳定了教师队伍,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更加安教、乐教、善教了。
为寻求学校发展之路,我上任后,对学校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首先,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的联系,努力探索新的办学模式,采取走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的路子。依托地处京、津、石腹地的地理优势及白洋淀的特有环境,先后与青岛黄海学院、天津钢铁集团技校、保定虎振职技学院、微软计算机专修学校联合举办中专班,满足了学生的求学愿望,还保证了各专业的毕业生100%安置工作;为把学校办出特色,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特点和爱好不同,为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我校与河北体院、保定师专美术系、音乐系等联合举办音、体、美特色班,联办院校定期选派专家、教授来我校进行专业辅导,使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尽快得到提高,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育人渠道,改进了育人方法。这一措施的实施,对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了足够的鼓励和支持,满足了特长生的教学需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此举对我校及安新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使学生升学榜上有名,就业脚下有路,在治学上,我事事想在大处,于在细处,落在实处,对每一个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管理,因为教学工作管理是核心,严格管理出精品,科学管理出效益,所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的层次不同,对学生既严格管理,又科学引导,让学生达到有兴趣、长知识、增才干的目的,并采取“以人为本、民主治班”的管理工作,首要的是跟学生和风细雨地沟通,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心理上放下了包袱,做到了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一些因学习起点低被社会、
家长瞧不起而一度自卑的学生真正抬起头走路,安下心来学习了。2004年我校学生在高考会考中合格率达到了96%以上,使低起点学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我校职高财会班20名学生,在国家级珠算专业技能定级考试中,有5人被认定为3级,11人被认定为4级,4人被认定为5级的可喜成绩。另外,我校学生在全县英语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音乐班学生入学仅一个学期,就在2003年元旦歌舞比赛中荣获全县第一名,为学校树立了旗帜,打响了品牌,真正使教育教学成绩实现了“质”与“量”的双丰收,办出了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同,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学生报考我校。在2003年的招生中,我校新生入学人数达到了近800人,比前三年的招生人数之和还超出了近三倍,在全市同类学校中,招生人数位居前列。
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以事业为己任,以奋斗为乐趣,至今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并担任6个班的美术课。因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着影响,所以,我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管理、心理教育、贫困家庭救助、生活服务等工作。为了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升学
有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我兢兢业业教学生,尽心尽力育人才,我把一颗心掏给了学生。通过努力,经我所培养和辅导的学生中有近20名被美术大专院校录取。一年来,我没有叫苦,没有怨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搏奉献着,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安新职教中心的发展。在美术专业方面,我的美术、摄影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先后荣获金奖、银奖、铜奖;一、二、三等奖;特选奖、杰出贡献奖及优秀奖和佳作奖,作品先后入编《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中国近现代书画选》等20余部典集,部分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等众多单位和个人收藏,我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学校安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作为一校之长和安全工作的责任人,我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时时、处处想着安全,并不断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为强化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定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首先,我带头坚持领导带班,保证学校24小时有人值班,做到了人不离岗、岗不离人,其次,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校舍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学校建设有规模,学校管理有章法,教学改革有新思路,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干净、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平等、和谐、融洽的于群、师生关系,为安新职教中心树立了良好形象,受到了省、市人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和安新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2003年我校被市教育局、市劳人局和社会保障局、
市经贸委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由于各项工作实绩突出,2004年5月在保定市职称会上将我校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同时,被县委、县政府推荐上报市级“文明单位”和市级“先进党支部”;我本人被授予保定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并做为安新县委、县政府唯一推荐上报的保定市“拔尖人才”和“中兴人才奖”,并且再次被选拔为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新华新闻《世纪行》杂志、保定日报、保定晚报和安新县电视台以及《安新信息》、《政府快报》对我校的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保定市电视台在政协委员风采栏目中对我的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在荣誉面前,在高兴之时,我不会忘记过去一年多所走过的路,那是一条坎坷不平的路,那又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希望的路。今后,我再接再励,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管理,严格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