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枫叶微红,晴空碧蓝如洗。在这个北京最美的季节里,第21个教师节翩然而至。
9月10日,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日子,它既是属于全国教师的节日,也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节日。因为,师生情深;因为,师恩难忘!
爱,是教育亘古的主题;责任,是师者永恒的承诺。为了表达对全国教师的感恩和崇敬,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历时两个月联合制作了教师节大型特别节目《2005奠基中国》,今晚,荧屏内外、举国上下的1200万中国教师将共度佳节。
整台晚会以“爱与责任”为主旨,通过专题短片与现场访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地讲述了11位人民教师感人的故事。虽然没有华美的布景,也没有耀眼的明星,但朴实无华的教师本色,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一次次掀起晚会的高潮,一遍遍奏响中国教师的主旋律!
感悟师德 用岁月和深情换来桃李芬芳
在摇曳的烛光和悠扬的音乐声中,稚嫩的童声朗诵《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拉开了晚会的序幕,随着舞台的延伸和镜头的切换,发生在祖国各地教学一线的感人故事逐一呈现。
第一位出场的教师是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天上队小学”的李新孝老师,他扎根山区小学32年不动摇,先后培养了300多名学生,村里45岁以下的人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地喊一声:“老师!”当现场大屏幕上出现那所海拔1500米的小学时,全场观众都被这位“守护人”的故事深深打动。
这样献身支边教育,用岁月和深情换来桃李芬芳的教师还有很多很多,今天,从北国边疆到南方海岛,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深处,多位来自祖国边陲的教师代表接受了孩子们献上的节日花环,将晚会推向第一个高潮。
在影像与语言的舒缓交互中,拒绝了百万年薪诱惑的烹饪教师王丹霞、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教师范海标等依次走上台来,向大家娓娓道出他们从事职成教育的感悟和心声。
从事特殊教育的美丽女教师曹艳,是晚会中的一个亮点。她的美丽不仅体现在秀美的外表,更体现在她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在一遍又一遍地教聋哑孩子说话中,她对聋儿产生了“像妈妈”一样的感情!她眼含热泪、话语哽咽地同大家分享聋孩子学会说话时自己的激动与欣慰。当曹艳与她所教的孩子们在现场翩翩起舞,一起表演手语群歌《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时候,演播现场鸦雀无声,很多观众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尽在其中。
感受师魂 用一颗爱心去影响千百颗心灵
蕴含深意的礼物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晚会现场为教师献上了几份有着特殊意义的礼物。教师亲手制作的象征“桃李满园”的果盘,亲身培育的寓意“甜蜜的事业”的无核黄苹果,学生绘制的老师画像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最令人难忘是一首女声独唱《丁香花》,这是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教师殷雪梅生前最喜欢听的歌曲,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她奋不顾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永远也听不到儿子特意为她从网上下载的这首歌曲了。
晚会现场,《丁香花》那优美的旋律再次响起。在殷雪梅的肖像前,身穿纯白连衣裙的小女孩们默默献上丁香花、毛绒小鸡,和观众们一起对这位英雄教师表达深切怀念之情。同样被观众怀念的还有献身科学事业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顾元宪,诗朗诵――《火》在著名艺术家濮存昕的真情诠释下,催人泪下、撼人心魄。
接下来,提倡无痕教育的数学教师张思明,主张快乐学习的语文教师王?u朗上台和观众见面,他们是这个时代改革创新的教学先锋,勇于打破常规,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两位教师黄伯云和张立同,他们一面潜心科研,一面传道授业,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却依旧是那么地从容恬淡、和蔼可亲,谈笑间尽展院士风范。
晚会的最后,一位“酷味”十足的老爷子申泮文矫健登场。他堪称中国教师的“常青树”,65年从未离开讲台,培育学生数以万计。9月10日,又恰逢他的90岁生日,他教过的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现在的几代学生代表都来到了现场,和全场观众一起向申老表达感激和祝福之情。
当生日蛋糕切开时,教育部部长周济向申老,更向全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晚会在《生日快乐》的齐声合唱中达到了欢乐的高峰。
感佩师风 在教书育人中展现风采和智慧
台上教师与台下观众的真情互动,主持人与现场嘉宾的坦诚交流,是这台晚会的一大看点。濮存昕、欧阳夏丹、杨澜、于胜春,四位倍受喜爱的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一起切身感受了这场欢聚的盛宴。
杨澜是从美国抽出时间返回来参加主持的,她说,如果需要的话,不让我主持我也来。还有欧阳夏丹,最近一直发低烧,仍坚持录制了整场晚会。四位主持人以富有亲和力的言谈和饱含深情的感染力,为观众朋友逐一引介出故事的主人公,同时他们知性的气质、健康的形象、大方得体的主持风格与晚会相得益彰。
杨澜与智慧型老师张思明在现场“过招”,请他用几个易拉罐在一两分钟内给大家做个好玩的数学表演,马上激起了大家对数学的兴趣。张思明充分显示新时代教师的风采,思路敏捷、善于创新,他还运用数学里的特征值对杨澜的主持风格进行分析。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李新孝老师被主持人问道,来了北京不妨多转一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李老师一板一眼地说,那不能,要回家给孩子们上课。
晚会的时间虽短暂,出场的教师虽有限,但也足以昭示“爱与责任”的主题和意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广大人民教师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爱学生,用心血、汗水和智慧为国家、为民族哺育了一代代英才,也在人民的心中铸起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