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第19个教师节前夕 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颁奖 周济代表教育部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问候

2003-09-05收藏

  在金风送爽的北京,在我国第19个教师节到来前夕,“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颁奖活动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教育部部长周济代表教育部向100名“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并致以崇高敬意,同时向全国的教师致以节日问候。

  据了解,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劳动的具体体现。获得“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100名教师,是全国高等学校70多万专任教师的杰出代表,这必将进一步激发高等学校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高等学校广大干部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宏观调控、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初步形成。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的学习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心情更加愉快,学术气氛更加浓厚,高等学校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周济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21世纪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新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构建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技术体系。要改善经费投入结构,高起点建设教学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在积极发展的同时,强化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现代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周济强调,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学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任何时候,这一点决不能动摇。

  周济指出,高等学校每一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和新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模范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要求广大教师一是要热爱教学。高校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极端热忱地投身于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脚踏实地,勇挑重任,甘愿做学生成长的阶梯、学生发展的铺路石。二是要精心教学。高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教学的精品意识和优质意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探索知识创造和向教学转化的规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努力成为所从事教学领域的专家,实现教学的高质量。三是要开拓创新。高校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时刻追求新知,大力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陈旧思想观念,改革传统落后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四是要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高校教师要用自身道德、品行和人格,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五是要终身学习,高校教师要成为全社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会上宣读了《教育部关于表彰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的决定》和获奖教师名单,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主持了今天的颁奖会,教育部党组成员李卫红、陈小娅出席会议,教育部领导在会上为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代表、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作了发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