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南师德集中教育触动教师心灵

2005-02-05收藏

  “我用语言播种,粉笔耕耘,汗水浇灌,心血滋润,还有什么事业能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呢!”河南省鹤壁市二中优秀教师牛瑞敏,用30年教书育人的行动印证了自己的诺言。日前,一个有80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为期3个多月的师德集中教育活动,在河南全省教育系统展开并取得良好效果。

  从去年8月份开始,河南启动了全省中小学教师师德集中教育活动。在经过省领导讲话和充分动员后,各种活动相继开展。全省组织了由13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师德报告团,在全省18个市巡回演讲一遍。各地迅速成立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划拨专项经费,制定活动计划,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濮阳市副市长在全市师德教育动员大会讲话;鹤壁市教育局采取领导包县(区)、科室领导包学校、学校领导包教研组的“承包制”,形成市、县、乡、校上下一体、职责明确的组织网络;上蔡县教体局从社会各界聘请了800多名“师德监督员”。

  河南省教育厅以中央8号文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录制的《师德启思录》等为主要内容,确定了10多个学习专题,并举办了全省师德征文评选、师德论坛等活动。为使学习活动不走过场,各地认真落实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人数、学习效果四保证,不少学校还建立学习档案,做到有考勤、有记录、有作业、有体会。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吴玲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城乡作报告10余场,1万多名教师眼含着热泪聆听;三门峡市师德巡回报告团成员,多次被学校“抢”去“加场”。漯河市举办了3次大型师德报告会,3万名教师全部观看了《师德启思录》;驻马店市举办了师德修养演讲比赛、学校网站师德论坛等活动,教师撰写师德学习体会近20万篇。

  各中小学校联系本校实际,通过教师自查、问卷调查、走访群众、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查摆师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洛阳市、济源市从教师有无“羞辱体罚学生现象”等10个方面进行对照查摆,各学校和每位教师写出自查报告,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查摆中,仅鹤壁市就邀请9.72万余名学生和4.86万余名家长参与,共征求到原始意见和建议3.15万余条,1万多名教师进行了自查和互评,撰写整改措施1.7万份,各中小学与每位教职工签订了《师德建设承诺书》,并发到学生手中。在各地开展的“怎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家访”、“我的师德故事”、“拒绝有偿家教”签名仪式等多项活动中,全省8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心灵受到洗礼,得到升华。

  “3个多月的教育时间不算长,但影响却是长远的。”河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吴长运深有体会地说。在此次师德集中教育活动中,各地对建立师德教育的有关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如郑州市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惩戒制度,许昌市建立师德投诉和报告制度,信阳市将每年9月定为师德师风宣传月等等,一个行之有效且富有特色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2月5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