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希
(2004年8月17号)
在1978召开的全国和三天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号召科技、教育战线的同志要把尽快地培系上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工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从他关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加强重点大学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的确是他内。心的夙愿。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还多次谈到了清华大学的建设问题。邓小平同志的思想为精华大学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马上提出了重点大学的建设问题。这年7月29日,他在听取方毅、刘西尧同志关于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时说:“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应纳入国家计划,重点学校首先要解决教员问题。重点学校教育部要抓,不能把一切都推给下面。清华、北大要恢复起来,要给他们好的学生。好的学生可以分配去搞科研,大学自己也要留点人做师资“几天之后;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更明确地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我们现在还不能让所有的高等院校普遍加重科研的分量,但是重点大学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
1977年9月19日;他在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毛泽东同志的七二一指示要正确地去理解。七二一大学、共产主义大学,各省自己去搞,办法由他们自己定,……。但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恐怕不能这样办,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要走上海机床厂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要提高科学又化水平,从来没有讲过大学不要保证教育质量,不要提高和一学又化水平,不要出人才。”
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生产劳动、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的研究。为了加速造就人才和带动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考虑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尽快提高它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他说:“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1978年 6月23日,邓小平约见方毅、蒋南翔、刘西尧、刘达等同志,专门听取关于清华大学的情况汇报。他说:“教育就是要抓重点。普及要搞;但限于国家财力,钱要首先花在重点上。先办好重点学校;才能早出人才。……发展教育最省最快的办法,还是依靠现在较好的学校为基础;加以扩充。”他对未来清华大学的发展寄予很大希望:“将来清华应发展到两万学生,研究生至少二三千,不搞好大学,提不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他强调要创造一种使优秀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特别指出要加强思想教育,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一定要懂行。他说:“清华的工作,突出的有教师问题、学生问题、房子问题,更大的问题,还是思想教育问题。……在学校工作的干部,本身要懂行,最主要的经验是这个。清华过去从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选出人兼职做政治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形成了一支又红又专的政治工作队伍,这个经验好。”
在人才培养上,邓小平同志最关心的、讲得最多的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问题。1980年3月12日,他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谈到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时说:“今天上午我看了清华大学一个报告。清华大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学校的党团组织和所有的教员都要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们这样做很见效,现在学校风气很好。清华大学的经验,应当引起全国注意。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他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关心教师政治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提高,并反复指出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他的建议下;国家派出基建工程兵为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盖宿舍,及时缓解了部分科研人员和教师的住房困难。
邓小平问志指出,办教育要有国际眼光,要善于进行智力引进。他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1988年9月12日,他在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的留学生有几万人,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他在1977年就提出了利用外国智力的问题;“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还邀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1983年他又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了几个钱,他们长期来也好,短期来也好,专门为一个题目来也好。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问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我国重点大学的建一还指出了奋斗目标。他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快。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
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些指示,清华大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了“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1985年在学校第七次党代表大会提出了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经过全面的、深入的调研,1993年学校进一步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为:到2011年建校100周年时,争取使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并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方向。
1998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清华广大师生员工受到巨大鼓舞,更加坚定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学校又提出了从1994年到2020年“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个几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第二个九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020年以后,清华大学还要继续努力发展,争取到2050年前后,将学校办成具有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决心在“985工程” 二期建设中深化改革,努力建设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管理体制 建设能激发全校教职工积极性、使教师队伍达到“一流、竞争、流如”要求的人事制度,建设能够全面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具有一流水平的学校管理体制,建设若干高小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实现第二个九年的奋斗目标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一定打赢这关键的一仗;不辜负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不辜负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的希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