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教育部召开的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现场会在广东省深圳市结束。会议提出,要切实把对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职成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职成教的资源优势,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广泛动员和组织城乡各种教育资源,多渠道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断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会上,深圳市、江苏省、上海市、宁波市、杭州市下城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建筑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绍兴县柯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广厦建设集团、开滦教育培训中心的代表先后作大会发言。
会议提出,要切实把对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职成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我国现有1.2亿进城务工人员,到2020年预计还将有2.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职成教的资源优势,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积极主动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是职成教战线责无旁贷的任务。要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就业市场和农民工学习需求,摸请职成教学校的培养培训和服务能力,制定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规划;要确定一批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和培训机构作为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定点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拓展职成教育功能,延伸服务对象,开设一批适合进城务工人员学习需求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并为他们的就业和转换岗位提供服务。
会议要求,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扩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空间。要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举、并重,要坚持长短班结合,日校夜校结合,脱产和业余学习结合。要适应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时间长、业余时间短的特点,改革现有教学形式,采取在全日制学校单独编班、举办夜校和周末学校,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业余学习制等方式。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编写和选用适合进城务工人员需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教材和读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的手段,拓宽办学途径,扩大发展空间,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多元化教育培训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