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南:职教集团化带来丰厚效益

  “利益是企业行为的最终导向,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后,我们反复算过账,怎么算都不吃亏。一句话,我们不愿意被排除在职教集团之外。”在河南省九大职业教育集团日前举行的一次交流会上,上海大众汽车郑州聚龙服务站经理成军强表达了众多企业代表的心声。

  成军强向记者粗算了一笔账:聚龙服务站自去年3月筹备以来仅发布过一次招聘广告,其他大部分人才都是在河南交通职教集团成员学校内定向培养或选拔,这本身就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储备等成本;企业依靠学校丰厚的技术理论知识优势以及大量的专业实验教学设备,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研发,其中帕萨特和波罗轿车的技术升级在用户中引起强烈反响,最终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不仅让企业提高了竞争力,也让集团成员学校跳出了“就职教论职教”的小圈子,在校企资源共享、“订单培养”、专业建设、就业、引进社会资本创新办学体制等方面尝到了甜头。河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后的一年多来,一个个喜讯接踵而至:郑州万和红枫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引进国外优良红枫品种,与集团共同组建苗木基地;河南科美兽药有限公司分三期投资5000万元,建立兽药生产基地;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分两期投资5600万元新建生物制药厂作为实习基地,今年光这个基地就接纳了各成员校的近700名学生实习。集团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这是集团成立以前,职业学校各自为战、分散办学时所不敢想象的。“只有扩大农业职校的办学规模,打造农业职业教育的‘航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这就是集团化办学的魅力。”一位农业职校的校长告诉记者。

  校企合作的这种良性局面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职业教育的副厅长崔炳建所期待的,去年年初,为打破职业学校分散办学、校均规模小、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的现状,探索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规模化、集约化的新型办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河南省借鉴现代企业发展理念,按照“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结合”的理念,以国家级重点中职校或高职校为龙头,以骨干、特色专业为纽带,吸纳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参与,组建了农业、公路交通、信息技术、财经等9个省级职教集团,当初的期待就是要固化校企合作的关系,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16岁的农村女孩王皓颖怎么也没想到,今年7月,她还在位于农村地区的河南四平职业中专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如今却成了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四平班”的学生。王皓颖坐在新学校宽敞的计算机房里,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一副美丽的电子贺卡,自豪地向记者展示短短几个月来她在学业上的进步。“最大的变化是我可以随时用电脑了,在以前的学校,机器只有十几台,要想上机操作一次不是很容易。学我们这个专业如果老是摸不到电脑,就像家里种地没有锄头一样!”王皓颖说,一年后,新学校还会安排他们到企业实习一年,她要好好表现,多长本领,争取在城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据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王怀玺介绍,自从省教育厅把学校作为龙头单位组建了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后,学校就于2004年年初开始与集团内的农村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设立分校。现在已在四平县职业中专、新县职业高中、邓州市成人中专等学校开设了10所分校,培养模式为“1+1+1”,即分校学生在农村职校上完一年的基础课程,再来学校进行一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并由学校负责安排第三年的毕业实习与就业。包括王皓颖在内的144名学生就是第一批以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据王怀玺介绍,以后分校的年招生规模会在500名左右。

  据介绍,为了使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改变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的现状,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近两年来,河南以9个职教集团成员学校为核心,组织城市骨干学校与农村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河南分别在商丘、信阳、洛阳、安阳等4个片区召开了全省城乡职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促成595所城市校与农村校结成对子,联合招生6.2万人,其中,9个职教集团招收农村学生18370人。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9个省级职教集团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全方位的,不仅加强了校际合作,也带动了县级薄弱中职校的发展,促进了省、市、县三级合作办学,也强化了校企合作,初步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职业教育集团带来的丰厚效益让河南职教人欣喜不已,他们说,手里有了这把“金钥匙”,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约化和连锁化就不远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10月29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