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日前从全市各企事业单位选聘100名优秀企业家和专家,担任全市22所职业学校的“产业校长”。这是太原市为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宽基础、强技能、复合型实用人才而采取的新举措。
根据教育部关于产教结合办好职教的要求,此次太原市政府以“产业校长”聘任为职业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从全市各行业、企事业单位选择了100名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出口创汇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企业家和专家出任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产业校长”,从根本上为产教结合办职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职业学校创新的领导机制和务实的办学模式。
“产业校长”的聘书由太原市政府颁发,市政府认真制定了《太原市职业学校“产业校长”工作职责》,规定了“产业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本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协助学校制定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专业文化的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其次,参与职业学校的办学决策,选派企业的专业人才与学生建立师徒关系,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教学指导和技能培训的辅导工作,以及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的教育等工作;三是为职业学校提供可能的专业设备和提供实习实训的场地;四是承担起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并根据企业的要求,择优录用职业学校毕业生。“产业校长”主要是为职业学校在招生工作、订单培养、挂牌办班和疏通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一条龙服务的积极作用。
前几年,在全国一些地区职教出现滑坡,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减少近20%的情况下,太原市坚持职业教育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的“三化”道路,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学分制改革和集团办学三大改革,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一直保持平均每年递增近10%的好势头;职业学校学生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实,走得畅,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
近3年,太原市各类职业学校专业设备的投入从13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市政府同时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办出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龙头学校和拳头专业,创建了4个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层次合理、与当地经济建设配套的职业教育新体系。
太原市各类职业学校还将根据企业的要求,承担所需新就业人员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承担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文化的开发工作,使职业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库,使职业教育覆盖全市各行业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产业校长”的聘任将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化程度,加大产业化的力度,加快集团化的速度。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7月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