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省有15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内城市和企业就业,将近占了该省常年离乡在外打工总人数的两成。湖南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出现这种可喜的现象有多种原因,其中教育、科技、农业、劳动等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职成教学校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湖南省从去年冬起至今,已培训201.7万名需要转移的农民,使他们由体力型变为技能型、智能型新农民,其中70%以上是省内各级各类职成教学校培训的。
该省教育部门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摆在职成教工作重点位置,去年就要求各级各类职成教育学校都要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挑大梁,并对各级各类职成教学校每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明确的任务指标,其校均任务为高职院校不少于1500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少于1000人,乡镇农校不少于500人。
为了将培训任务落到实处,湖南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培训网络,并在培训网络内实行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全省在省、市两级有高职院校,县一级有中等职业学校,乡镇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又着力开发了城区街道的教育资源,在社区建立以培训下岗职工和进城就业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社区教育中心(学校)。高职院校以培养农民工骨干为主,中等职业学校以职前技能培训为主,社区教育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乡镇农校以转移前引导性培训为主,同时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湖南还组织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参加国家实施的“阳光工程”和省里组织的“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据统计,全省已有157所院校参与“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6.5万人,112所职业院校开展免费培训,由学校提供资金近千万元,培训农民工近4万人。
湖南各级各类职成学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与在校全日制学历培养学生一样实行全程服务。针对培训对象的情况,学校努力拓宽人才市场,尽力在培训前或培训时为他们拿到用人订单,在他们就业后还进行跟踪服务。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还特别注意引导培训后智能、技能较好的人员到本地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6月止,全省本乡本土创业的农民工已超过20万人,他们建起了8万多个民营企业,吸纳了50多万农民工就业,年创造利润达30亿元。地处湘粤边的蓝山县,原有7万多人在广东打工,如今抓住珠三角产业向内地转移机遇,县教育、劳动部门的培训机构大力引导农民工学技能、学管理,在家乡建起了近千家民营企业。不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就地就业,还从外地吸引了近8000农民工。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7月24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