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政策支持 经费保障 企业加盟 就业推荐

广东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办法多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公布,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目前有1900万名外来工,2004年广东通过校企合作、开放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一年内培训人次达到258万。

  广东是外来工大省,目前全省外来工达1900万名,其中来自省外的有1300万名。为了提高外来工就业技能和素质,广东采取多种办法开展外来工职业技能培训。

  广东省在几年前就提出,要求每个地级以上市要重点办好若干所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有条件的县(市、区)要重点办好1至2所示范性的骨干职业学校,依托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建设100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心);还要求各职业学校改造传统专业,重点建设“软件蓝领”、数控技术、机电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护理等市场需求大的新兴专业,并要求所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中心)向全社会开放。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广东每年还专门拨出300万元作为资助经费,支持中心镇建设一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的重点也转向了农村劳动力和进城务工人员;一些区、街道、居委会都建立了培训点,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培训网络。

  为了加强外来工培训,各地市可谓各有妙招。深圳市是外来工最多的城市,仅2004年就投入3.95亿元和4852万元改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东莞市从2003年至2005年,每年拨款800万元用于就业培训,安排12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规定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政府补贴80%至90%的培训费用。中山市安排培训专项资金3472万元,还成立了督导组,定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年终进行评估,考核成绩在90分以上的为达标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奖励;考核成绩在70分以下的则要通报批评。

  除了政府扶持,不少企业本身也积极加入到培训大军中来。他们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各种岗前和在岗培训。如深圳市将2004年定为“企业培训年”,以高科技企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业等四个产业的员工职业培训为重点,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深圳市企业员工的培训量达194万人次。许多企业每年投入员工的教育培训经费多达几十万乃至百万元。

  广东还加强了对外来工培训的针对性。例如,佛山市南海区对年龄较大的女性,重点进行家政、保育、插花等培训;对青壮年,重点进行电工、汽修、数控技术等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则提供创业培训,并一路跟踪指导。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还围绕当地特色开展培训,努力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是一个区域性的牛仔服装企业的集结地,就开办了电动车缝纫工、电动车维修工、服装裁剪工培训班;乐从镇是全省著名的家具生产、商贸中心之一,就开办物流管理员、商场营业员培训班;容桂镇家电业发达,城市化、商业化程度比较高,就开办了冲压工、家政服务员、秘书、营销员培训班。由于针对性强,外来工都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不但提供培训,还要提供就业的机会。一些职业院校还与当地企业合作,实行“2.5+0.5”或“3+0.5”培养模式,把岗前培训与就业推荐结合起来,一些技术学校还采取带薪实习、短期培训、岗前培训等方式,提供再培训和再就业的免费服务。佛山市顺德区把花卉园艺培训班2004年的117名学员结业后,大部分都在周边花场找到了工作,有的还联合起来承包了花场,自己当起了老板。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7月31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