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华职教社实施“温暖工程”

  中华职业教育社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于1995年提出并倡导实施了以职教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温暖工程公益项目。其宗旨是通过职教社系统和团体社员的努力,以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等方式,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就业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温暖工程把“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作为指导思想,把扶助弱势群体作为基本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温暖工程实施以来,在全国建立基地104个,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青壮年农民50余万人,帮助10余万人就业,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8000余万元。

  温暖工程公益项目的基本做法包括:

  --面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培训,促进就业,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十年来,温暖工程紧紧抓住解决就业的问题,通过建立温暖工程基地,开展多类就业技能培训;联合社会团体、企业及社办社联学校,针对企事业单位对各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办各种定向对口培训班,为城市转岗、失业人员提供“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安置就业(自主创业)--再培训”的一条龙服务。

  --面向农村,服务“三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温暖工程积极参与农村科技推广,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适应需要,拓宽领域,大力资助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家庭贫困青少年。温暖工程通过减免、缓缴学费和职业介绍费,扶助西部地区在就业和接受职业教育方面存在困难的青少年。

  --关注特殊群体,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温暖工程深入“高墙”内为数千名“两劳”(劳改、劳教)失足人员开展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本领;关注其他弱势人群,如残疾人、智障青年等,为他们举办技能培训班。

  今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又正式实施了“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要通过社会化动员,面向100个欠发达县,以帮助农民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或就地发家致富为宗旨,在5―10年的时间内,通过项目制的模式,为每个县培训1万名累计100万名青壮年农民。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11月8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