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南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占70%的省情,河南省委把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作为省委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切实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工作。

  一是制定规划,分类指导

  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河南省制定了《2005-2007年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各地经济水平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通过实施这个《规划》,努力实现在县域内新增学龄儿童“一个不少”地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进程和节奏,逐步实现应届初中毕业生“一个不少”地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目标。

  二是切实加强县级骨干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2000至2003年,省财政安排210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实施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建设工程”。从2004年起,在全省组织实施“双百工程”,即用3年时间,重点建设100所县级骨干职业教育中心和100所乡(镇)成人学校。省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鼓励各地加快建设进度。5年来,各地各校筹集资金近亿元,大大改善了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条件。

  三是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近两年,河南省组织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是“1+1+1”,即第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基础课,第二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城市职业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今年,分别在豫北、豫南、豫东、豫西分4片组织城乡职业学校就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进行洽谈,促成城市与农村职业学校“结对子”395所,联合招生6.2万人。同时,河南省把这种联合招生的形式完善、延伸,组织职业学校与东部省市职业学校“结对子”171所,联合招生14650人;与西部省区职业学校“结对子”41所,联合招生5487人。通过开展城乡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促进了城乡联姻,省、市、县三级合作办学,把招生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每一所初中学校,把农村学生的就业“出口”延伸到县、市、省以外的用人单 位。

  四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2800多万人,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非常繁重。省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培训任务,制定了培训方案,并对培训工作层层实行目标管理。目前全省已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507万人。新县职业高中与县劳务公司合作成立“新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2002年以来,先后举办涉外劳务培训班35期,培训学员2300多人,有1700余人输送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收800多万美元,仅此一项,全县人均增收就达200多元。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