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鉴现代企业发展理念,探索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河南省按照“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结合”的理念,通过组建省级职教集团建设,促进城乡、校际、校企之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职教综合实力,使全省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政策扶持。省教育厅成立“河南省职教集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导职教集团工作。各职教集团理事长均由牵头学校一把手担任,副理事长、理事由成员学校的一把手担任。定期召开理事会,研究安排集团工作。省教育厅制定《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省级职教集团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出台一系列支持职教集团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扩大职教集团的统筹权和管理权,允许职教集团自主制定集团内各层次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自主设置专业、制订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开发课程;优先支持集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等,并在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职教集团给予支持。各职教集团均设立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负责制定和修改集团章程;制定集团年度工作方案;审议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审议通过集团理事会或理事提出的议案。秘书处设在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负责职教集团的统筹、协调管理等工作。
--组建职教集团,规范审批与管理。2004年,省教育厅围绕种植与养殖、交通、机电、建筑、旅游等支柱产业和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护理等技能型紧缺专业,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或高职院校为龙头,以特色专业为纽带,吸纳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参与,在全省范围内联合组建了农业、公路交通、信息技术、财经、卫生、建筑、旅游、机电、工艺美术等9个省级职教集团。凡自愿遵守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经省教育厅审批后,均可加入集团,成为集团理事单位。加入集团的各理事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性质、隶属关系、教职工身份等不变;成员之间以协作、参股、转让、托管、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与经济业务;职教集团统筹安排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工作。目前,首批9个省级职教集团共吸纳成员单位289家,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66所、行业协会7个、企业108个、科研机构8家。另有信息管理、软件、物流等职业教育集团正在组建之中。
--开展校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是以城带乡,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召开全省城乡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促成395所城市与农村职业学校结成“对子”,其中9个省级职教集团招收农村职业学校学生18370人。通过“1+1+1”形式开展城乡合作办学(第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基础课,第二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使更多学生享受城市职业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城市职业学校通过师资培训、设备援助等方式,提升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是开展教学合作,推进集团内成员学校教学一体化。各职教集团加强教学交流、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初步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培养规格、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使用、统一考核评价标准,促进教学资源整合和成员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职业技能鉴定合作,搭建就业平台。各职教集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成员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站,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专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双证率”。如河南建筑职教集团利用牵头学校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的资源优势,组织行业培训3100人次,其中2516人考取了建筑技术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各职教集团成立就业服务中心,定期发布就业信息。集团内部企业优先接受和安置成员学校的毕业生,整合成员学校的就业资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据统计,9个集团共安置近8000人就业。
--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一是实行“订单”教育。各职教集团密切与行业、企业及劳动、人事等部门的联系,搭建就业平台。如河南省建筑职教集团先后与4个行业协会和9家建筑企业开展“订单教育”,为企业订单培养1600多名学生。二是探索“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河南旅游职教集团与中州国际集团、北京国际饭店等30多家企业合作,推广“学习―顶岗实习―再学习”教学模式,通过顶岗实习解决学生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又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三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学校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发挥自身人才和专业技术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师科研提供平台。如河南省农业学校与河南源盛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学校为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新产品开发和员工培训,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900多万元,公司出资400万元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及产品研发基地建设。四是积极引入企业资本,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如郑州旅游学校与中州国际集团合作办学,中州国际集团出资1400万元,支持郑州旅游学校建设体育场、新教学楼和培训中心。据不完全统计,9个集团共吸纳合作企业资金近6000万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