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惠州市作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示范点,积极推进职教布局结构调整和办学体制改革,市政府加大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和调动民间资本、社会资源参与举办民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制定多项优惠政策,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市政府以办学体制创新为突破口,面向市场,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与民间资本参与中职教育的发展,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
--组建职教集团,做大做强品牌职校。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以组建商校教育集团作为惠州商业学校面向市场办学的试点。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主办学、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学校事业单位性质不变,学校从管理向经营转变,重点进行财政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办学形式等方面的探索。集团试点运作以来,先后有卫国学校、商校江南教学区、智能培训学校、成教培训中心、柏林艺术教育中心和惠州今日金属制造厂等加盟,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中职招生1700多人,中职在校生达4500人,集团在校生达8000多人。
--探索公办民助模式,改造薄弱职校。惠州旅游学校基础设施较差,是一所需撤并的薄弱职校,但其服务面向和所设专业适应惠州旅游业发展需要,学生就业出路好,因而生源充足。为改变学校办学条件,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该校与投资者合作,采取校舍置换的方式兴建新校园,搬入新校区后,旅游学校每年招生600多人。
--引导民办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全市民办职教基本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办学模式。西湖职校在开办不久,就建立起西湖职校产业园区,创办模具技术研究所、彩虹五金厂和精学五金厂,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学校开办两年,在校生就达1279人,学校和企业都得到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5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