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转变”中谋发展。新疆铁路高级技术学校(哈密铁路运输技工学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4年5月1日,乌鲁木齐铁路局将学校移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管理。从此,新疆铁路高级技术学校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有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更新办学理念。过去,学校以服务铁路为本,全部教学培训工作均围绕铁路运输生产需要进行。移交之后,学校及时看到,办学思路必须要向市场化办学方向转变,坚持“两条腿”走路,提出了“以社会需要为办学目标”的新思路,既要紧紧抓住铁路企业的培训市场,又要通过调研,了解社会用工需求和经济发展亮点,抓住社会大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办学服务。
--转变招生观念。在乌鲁木齐铁路局管理下,学校招生一直由路局下达指标,学生毕业由路局统一安排在路内就业。移交之后,学校走上市场化办学之路,招生完全靠自己努力,就业也将由学校负责推荐。过去,学校不能自主办学,只能按照路局下达的招生指标定额招生。如今,路局取消招生指标,学校招生观念必须因势而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提出新的招生思路,即由过去单一面向铁路内部职工的子女招生,转向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农村招生,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
--优化专业设置。过去学校隶属铁路局管理,专业设置局限于铁路。移交之后,学校提出要把眼光放大、放远,加快社会通用专业建设的要求,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受社会欢迎的专业。目前,学校已经成功开发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和金属焊接等专业,相关专业实验和实训设备正在配置中。
--加强师资力量。学校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学校移交了,换了“婆家”,但是铁路优势专业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办成品牌专业。与此同时,学校加强社会通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此,学校制定了师资培训规划,确定了师资力量扩能的具体措施。一是按规划,教师自学一个通用专业的若干门课程,一年之内达到既能讲授理论又能进行实训的水平;二是把教师送出去参加通用专业培训。学校在这方面早做打算,仅去年移交到目前为止就派出30人次参加通用专业技术培训;三是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学历,今年又有3名教师考上了内地著名大学进行研究生学历深造。
教学:突出学生职业技能
新疆铁路高级技术学校是集乌鲁木齐铁路局劳动预备制培训、职工岗位培训、特有工种培训职能于一体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是全疆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
在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立足铁路企业,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之路,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边疆铁路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在办学活动中,学校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培训理念和方法,推行“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的技能教学法,突出学生(学员)职业技能培训。为此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占地5.29万平方米的实习演练基地,设置了内燃机车驾驶、机车车辆维修、线路养护、运输作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应用技术、金属焊接等15个专业工种职业技能训练场,并配置了齐全的教学和实做训练设备,使学生训练工位和训练时间得到保证。多年来,学校向乌鲁木齐铁路局输送的6000余名毕业生中,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创造了一个个优异成绩,有的毕业生还获得了省部级劳动模范的殊荣,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学校移交后,迅速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展开市场化办学发展形势、“一体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校长亲自挂帅进行研究指导,很快就在优化专业设置计划、强化理论突出技能的“一体化教学”研究上取得新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学校还成立了“火车头多媒体制作室”,教师自主开发专业教学软件,将专业技能训练与视觉观摩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教研质量的不断提高。
如今,新疆铁路高级技术学校发展成为了拥有高中级职称教师85人、常年在校生1000人、藏书8万余册、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各类办学设备设施齐全的高级技工学校。
学校还坚持为乌鲁木齐铁路局职工岗位培训服务,已完成铁路各类岗位培训1.5万余人次,迈出了局内工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步伐,为保障乌鲁木齐铁路局运输生产安全、提高铁路职工技术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计划完成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超过4000人次。
合作:从疆内到疆外
学校十分重视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合作,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学校是全国铁路技工教育研究会和技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自治区职业培训学会会员,与各会员单位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参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多项职业教育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职业教育如何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一体化教学研究”、“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等课题获得了铁道部和自治区优秀论文一等奖。学校还与哈密新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等应用技术的研究,共同开发的学校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起了协同自动化办公平台搭建,极大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
学校加强同内地院校的办学合作,广泛开展联合办学,先后与疆内、甘肃、陕西、浙江、山东、广东等内地省院校联合开展中专、技工教育,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为新疆富余劳动力走向内地谋求发展搭建了教育和输送平台。
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经过拼搏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职业培训先进单位”和“再就业培训先进单位”等称号。2003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技师培训学院的评估。
现在,学校正在改革的春风中扬帆前行,将为新疆乃至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奇葩增添更加艳丽的色彩。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4月2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