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灾难过后要特别关注儿童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林红博士谈灾后心理干预

  儿童是最脆弱的人群之一。灾难过后,儿童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博士林红。

  不要强求儿童坚强和勇敢

  林红说,儿童的异常反应在灾后可能很快出现,也可能很久才出现,身边的成年人要密切观察。“要让儿童在讲述中了解害怕和恐惧是正常的,允许他们哭泣和表达悲伤。”

  林红指出,不要试图用掩盖事实的方式保护儿童,要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准确信息,包括亲人的死亡,“要让儿童参加亲人的告别仪式,以更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此外,要鼓励儿童进行身体锻炼和以消耗体力的游戏来宣泄情绪。

  儿童应尽可能由家人照料

  林红认为,成年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让儿童产生安全感,有信心重建生活。如果成年人感到力不从心,或对灾难的反应明显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与家庭时,就需要及时寻求精神科或临床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使一些儿童成为了孤儿,社会上许多人士表达了抚养的愿望。林红表示,儿童还是应尽可能由家人或他熟悉的人照料,只有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才考虑被领养或由机构照顾,因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儿童尽快获得安全感。

  引导儿童对媒体报道的反应

  媒体对灾难中的儿童会产生正面影响。“但也需要适当引导,媒体报道也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不利影响。”林红解释说,媒体对灾难的再次报道,可能唤起儿童关于灾难的感受与记忆。此时,家长要注意对儿童的保护,适当限制儿童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了解他们看电视和上网的内容,或者与他们一起观看,借此机会与儿童讨论既往灾难、学会哀伤,帮助儿童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灾难、合理表达。

  “引导和帮助儿童回到没有媒体的生活中也很重要。”林红认为,经过一段时期以后,当媒体不再关注受灾儿童时,他们可能会产生被遗忘感,“这时我们应该告诉儿童,让他们明白媒体工作的阶段性。”(记者 翟帆)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24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