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积极推动和促进教师交流,教师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各地通过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规定评聘高级教师职务时需要有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核编定岗时预留编制和岗位,提供一定的津贴补贴等人事激励政策,积极推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顺利实施。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到2005年,通过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城乡合作办学、定点挂钩、“捆绑式”支教、全职和兼职支教、教师走教、送课下乡等多种形式,组织省域内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超过一万人次的省份有9个,超过5000人次的有12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和教师素质偏低的矛盾,为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注意有重点、分层次做好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进行“市对市”、“县对县”、“校对校”的对口支援。上海市通过举办师资招聘专场,实行资助津贴制度和高校毕业生艰苦地区就业奖励金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边远农村地区任教。江苏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支教,给予每所支教学校4万元支教补贴。重庆每年派出1000名大学生,到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实习支教。在做好省内支教的同时,江苏等省份还积极开展西部支教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前往讲学、任教,接受受援地区的校长、教师前来锻炼、学习。

(责任编辑 薛丽华)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