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哈尔滨师范大学委员会
黑龙江省委确定我校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这次试点工作作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学校来说,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就是建设强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全面推进建设强校进程,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上。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认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效。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思想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习好,才能实践好。学校党委明确要求,要紧密联系建设强校的实际抓学习,把学习贯穿始终,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在实践中学习。
一是紧密联系建设强校的实际,丰富学习内容。在深入学习中央规定的教材和中央及省委有关领导重要讲话、有关文件基础上,我们紧扣“科学发展,建设强校”这一主题,把《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哈师大建设强校研讨会材料汇编》和《哈师大建设强校方案(讨论稿)》作为重要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和干部学习。
二是突出高校特色,增强学习效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社会科学人才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做到形式与内容相结合,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举办了专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就当前经济形势与科学发展、高教强省战略、科学发展能力等方面内容作了3场辅导报告;学校成立了由知名学者孙慕天、省委宣讲团成员徐德荣等6位专家组成的宣讲团,就科学发展观的相关问题,在全校党员干部中集中宣讲30余场;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平台,对青年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专门安排8学时的教学内容,推进科学发展观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发挥我校理论研究优势,组织力量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遴选出70余篇论文汇编成册,下发全校。
三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统一师生思想。我们紧密联系建设强校的实际,集中开展“解放思想,建设强校”大讨论活动,对事关学校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认真研讨,召开了50余次不同规模的讨论会。通过大讨论活动,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破除了因循守旧的落后观念,增强了忧患意识,激发了进取精神,在建设强校目标和措施、突出师生员工主体地位、凝练办学特色、当前工作重点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达成了共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工作,查找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学校过去和当前的工作,找准我们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之一。只有问题找的准,实践才有依据。为此,学校党委采取多种形式,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高教强省规划的目标、对照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经验、对照建设强校的实际,认真开展深入调研工作,努力查找学校在科学发展、建设强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分别召开了机关干部、学院党政负责人、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同志等7个座谈会,从不同层面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走访干部、教师、离退休职工、学生代表20余人(次),进一步听取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还深入分管部门和基层单位,进一步查找分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9个指导检查组深入到基层单位30余次,进行指导检查,开展调研活动;各基层党委也专门成立了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每名党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专项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对建设强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查找问题,我们认识到,学校在科学发展方面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不新,工作水平与高教强省建设规划的宏观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专业结构、学科建设等方面与省内外同水平大学相比优势不足,管理体制和行为习惯与建设强校方略还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下一步,我们要着力解决思想解放不够,发展观念不新,因循守旧,僵化保守的问题;着力解决办学规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协调发展的问题;着力解决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意识不强,争创意识不够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能力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体制机制上阻碍创新,制约发展的问题等等。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长远,明确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高校已经从外延发展时期转到了内涵提高时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在校生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思路,谋划学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经学校党委深入研究,我们形成了“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战略任务,把学校的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建设强校上来。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紧密联系我省高教强省战略和学校建设强校的实际,确定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建强校,为高教强省作贡献”的活动主题和“建设强校”的实践载体,努力用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以建设强校的实际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依托我校艺术文化教育优势和江南校区地缘优势,着力以在我校建立黑龙江省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为突破口,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着力加强艺术文化教育、教师文化教育、语言文化教育、自然基础学科教育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育“五大板块”建设,彰显“精品师范”教育特色,全面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破解难题
为解决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查摆出来的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学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党委采取有力措施,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扎扎实实地推进建设强校进程。一是围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的宏观要求和具体指标,着手起草了建设强校实施方案、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在中层干部讨论的基础上,即将提交全校进行讨论和论证;二是围绕建设强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我们集中三天时间,举行了6场专题论证会,聘请学校领导、校内外专家对各学院围绕建设强校提出的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各基层学院的发展方向,夯实了建设强校的基础;三是围绕教师编制分配不均衡的情况,责成人事部门对机构改革后各单位人员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做好定岗定编工作,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四是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学校出台了干部培训方案,对全校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分梯次集中培训,使干部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五是围绕教职工反映比较集中的讲课费、通勤车、校园环境问题,学校研究确定了解决办法,立即着手予以解决。
五、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规范管理,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实现建设强校办学目标的根本保障。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中,我们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大胆探索,从马上能办到的事情做起,着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围绕群众提出的体制机制上阻碍创新,制约发展的问题,学校成立了整章建制委员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学校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研究制定《哈尔滨师范大学章程》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决策科学、责任明晰、监督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一步,特别是在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提高阶段,我们要着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分配机制,激励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建立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建立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学校吸引、培养、稳定人才的相关方案,有效调动各类人才投身强校建设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选人和用人机制,优化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为实现学校历史性新跨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