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加强师德艺德建设 建设一支德艺双馨拔尖创新的教师队伍

中共中央音乐学院委员会

  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音乐专门人才、发展音乐事业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职责。他们的师德艺德、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和事业的发展。在音乐院校中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既与普通高校有相通之处,也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将艺德与师德教育相结合,思想品德的提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艺德中见师德。自建院以来,我院领导一直都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从师品(思想品德)、师智(学术造诣)、师技(教学技能)、师表(人格魅力)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教育和管理,形成了优良的教风,涌现出了许多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教师楷模。

  进入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为了提高中青年教师的艺德师德水平,根据“党管人才”的原则,学院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下发《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师德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有关文件,建立表彰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教师的社会(艺术)实践和基本功比赛等常规工作,学院还特别重视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总结老教师的育人经验,传承他们优良的学术风范,挖掘优秀教师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做法,鼓舞和教育广大中青年教师,努力营造尊师爱生、为人师表的育人环境。

  一、加强宣传工作,开展全院性的师德大讨论

  1.开辟“师德论坛”专栏,为师德建设建言献策。学院宣传部门在院报《音院信息》上开辟“师德论坛”专栏,通过对老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访谈,探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截止目前,该栏目已访问了19位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也有年轻的海归教授;有专业课教师,也有文化课教师。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畅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对学院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文章通过总结推广老教师、优秀教师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为学院的师德建设提供了好的榜样和典范,在教师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2.召开座谈会,就师德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院党委多次召开座谈会,就新制订的《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开展全院性的讨论。党委宣传部还组织召开了学习“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回信精神座谈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多个座谈会。

  二、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基本功比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院党委认为,无论是艺德还是师德,最终都是要通过其教学实践体现出来。音乐艺术具有较强的技艺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技艺和艺术实践经验,自己就要保持一定的技艺熟练程度,并不断有鲜活的实践体验。为了更好地将教师思想品德的提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艺德中见师德,学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教师在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力。一是学院多次组织教师赴山西等地讲学。通过讲学、演出活动,使青年教师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国情,更好地将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社会。在为基层服务的同时,教师也进一步了解基层群众对音乐教育的需求,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二是学校还多次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利用三大音乐节为教师提供艺术实践的舞台。学院目前共有三大音乐节,即北京现代音乐节(每年5月举行)、国际电子音乐节(每年10月举行)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每年年底)。这三大音乐节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都面向社会和普通观众。通过实践的演练,中青年教师们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四是组织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演出、实践活动。进入新时期以后,学院曾参与了迎接香港回归庆祝活动、庆祝建国50周年纪念活动等国家重要节庆活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会议(于法国)、欧盟北京大会等重大涉外活动举办专场演出。部分教师还曾为国家领导人和来访的外国元首演出。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我院部分教师参加了开、闭幕式的创作和演出。

  除了演出实践,我院教师还注重将专业创作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创作了《深圳故事》(叶小钢,曾获 “五个一工程”奖及文化部“文华音乐奖”)、大型交响合唱《神州和乐》(唐建平) 等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俱佳的音乐作品。

  三、传承老教师的师德风范,深入挖掘德艺双馨的名师名家的育人经验和师德艺德

  中央音乐学院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德艺双馨的名师名家。他们都是各学科的泰斗人物,为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弘扬全心全意献身音乐和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总结推广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为学院的师德建设提供好的榜样和典范,学院宣传部门有计划地对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进行了采访,通过直接访谈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将老教师们的从教经历和育人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刊登在院报《音院信息》的“名家名教”专栏。如《献身钢琴艺术 广施仁爱之心 ──记钢琴系周广仁教授》、《“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 ──记指挥系杨鸿年教授》、《一代琵琶宗师──记民乐系林石城教授》、《站在小提琴之外看小提琴──记管弦系林耀基教授》、《中西贯通 科学从教──记声歌系郭淑珍教授》、《孜孜以求 不懈耕耘──记音乐学系于润洋教授》等。

  这些文章总结了老教授们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人生经历,挖掘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经验,彰显了他们为人师表、德艺双馨的崇高美德。老教授们优良的学术风范。

  四、开展优秀教师评比,榜样示范与激励约束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在师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院党委十分重视对先进教师的评优和表彰,每两年都开展先进教师评优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我院新涌现出了一批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如,用爱心、诚心和耐心,手把手教授盲人钢琴学生孙岩(正在读研究生)近十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钢琴系杨峻教授;连续几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支教西部工作,利用假期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的作曲系郭伟国副教授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安平;热心帮助藏族学生,使他们建立自信,在学业上有较大进步的作曲系龚晓婷副教授;帮助一名因迷恋网络而厌学、弃学的学生重新返回课堂的声歌系孙东方教授等。

  通过近几年的师德建设工作我们认识到,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必须要党政结合,齐抓共管。既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要注重对他们业务能力的培养。只有艺德师德高尚,且又具有较高艺术才华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