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西财经大学委员会
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经、新方法,形成了“保方向、凝人心、促发展、添活力”的党建工作新思路,促进了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办学新方略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我校扎根红土地,弘扬井冈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步明晰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了“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的办学观念,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立足、四个方略、五个转变”的办学思路。
“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教育的教育,办学生满意的学校。
“两个重点”,即以教学质量和科研特色为建设重点。明确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科研特色是兴校之路。以高度注意力和主要精力,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倾力打造科研特色。
“三个立足”,即立足自我求发展,立足江西谋发展,立足市场促发展。始终不渝地坚持立足自我,苦练内功;立足江西,服务社会;立足市场,多赢发展。
“四个方略”,即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强调质量立校是"做强"的基础,特色兴校是"做强"的保证,努力构筑学校"崛起"大厦。
“五个转变”,即战略取向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办学行为由相对封闭向更加开放转变,管理重心由学校主体向学院主体转变,管理体制由政治学合一向政学分开转变,管理机制由单一激励向激励约束并重转变。由此实现学校由做大为主向做强为主根本转变。
二、坚持选贤任能,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一是行政干部实行竞聘制。通过深入调研,制定了《江西财经大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和《江西财经大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细则》,明确了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选拔任用程序,明确了分别通过选举和竞聘推荐、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干部提任工作,2001年首次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制订了《竞聘上岗实施办法》,所有行政干部均实行竞聘上岗制,目前已经过2001、2003、2006年三次竞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党务干部实行选举制。为体现党员对党内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实党员的选举权,我校在基层党总支换届选举中,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参照行政干部竞聘上岗原则,于2001年研究制定了《江西财经大学党总支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细则》,使总支由过去的间接选举改为直接选举,由过去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7年进行了三次换届,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提高了干部选拔工作的可信度。
三是处级干部任期交流制。为克服干部惰性心理和预防腐败行为,同时也为了给年轻干部成长提供机会,校党委决定对处级干部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年,在同一岗位最多连任两届,两届满后必须交流或转岗。并规定拟提拔担任处级以上的党政领导职务,凡没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的干部,应在同级职位之间进行交流;在同一领域导职位任职满六年或在同一单位(部门)班子任职满八年的干部,都要进行交流;党群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党政机关和基层单位之间的干部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通过干部选拔任用制定改革,打破了干部职务终身制,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处级领导岗位。2001年以来,我校共有28名处级干部由于各种原因主动放弃处级领导职位,专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有27名处级干部在竞聘或选举中落聘、落选。全校现有处级干部196名,其中博士或在读博士79名,占比为40%,高级职称139名,占比为71%。通过几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干部满意、群众认可的干部选拔工作机制。
三、改革工作办法,坚持走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党建工作体制之路
一方面,以人为本,积极构筑凝聚力工程。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用人机制,改善用人环境,发挥人才作用,大力推行“凝聚力工程”。一是规划人才发展。力争到2010年,教师总数将达到1420人,同时努力培育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专家10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100人,博士500人,中青年骨干教师500人。二是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领导形象留人相结合,以“五留人”举措吸引和壮大人才队伍。三是以出国进修、攻读学位为主培训人才队伍。每年安排250万元用于教师出国进修和考察学习、培训“双语”教学人才和资助老师攻读博士学位。近三年以来,共选派教师出国出境进修或访问、讲学135人次,培养“双语”教学师资47人,资助282人攻读博士学位。四是以首席教授和“赣江学者”领军人才队伍。我校首席教授胡援成2003年成为首届“国家教学名师”,首席教授许统生、陶长琪2005年、2007年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五是以教学团队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打造人才队伍。坚持教学团队和学术创新团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队伍建设特色明显。其中,运筹学教学团队、国际金融学教学团队、统计学教学团队、ERP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等39个国家和江西省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成果显著。
另一方面,开展校领导年度述职述廉,虚心接受群众督查。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是新形势下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班子决策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校党委多次讨论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02年1月,经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学校制定了《江西财经大学教代会民主评议校极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对组织领导、参评人员、评议内容、评议程序、评议结果的反馈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教代会正式实施。通过这种年度循环评议,让被评议者清楚直观地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了解和掌握自己长处与不足,有利于调整自身行为。
四、夯实基础,树立典型,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创建学生党支部,探索楼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为适应学生作息时空的变化,学校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部分向学生楼栋转移,在以“六进”楼栋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管理新途径的基础上,探索并创建了以社区(楼栋)为单位成立学生党支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以及学生工作干部全部下楼栋办公。至2007年4月,全校各学院都成立了学生楼栋党支部,从而进一步落实党团组织进宿舍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创造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二是树立先进典型,创建工作示范点,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我校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年”为契机,通过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从而实现“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特色”,使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4个各具特色的党支部为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例如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之一的国贸学院党总支,2005年,该党总支被江西省教育工委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被评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先进示范点”;该总支以职业特质为导向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入选了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2008年10月,该总支成功承办了商务部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与金融风险控制”研修班。
三是弘扬主旋律,用“大爱思想”构建和谐校园。第一,培养爱国爱党之情。学校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支持每天升挂国旗17年不间断,“一二?九”革命歌曲大合唱23年不间断,开展“国旗在我心中”、“爱我中华”等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培养爱校之情。学校每年九月开展,“爱校教育月”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校史、唱校歌、铭校训、学校友等活动,增强广大学生身为江财学子的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建设一流多科技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培养关爱老师和同学这情。大学生们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对需要帮助的老师和同学给予热情关怀,谱写了一曲曲爱的颂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