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电子科技大学委员会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几年来,我们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在“务实”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在指导思想上凸显“务实”和“创新”
1.立足基层,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学校发展全局中的基石作用。党支部处于学校最基层,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最后落脚点,是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要发挥学校各级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必须从身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461个基层党支部抓起,充分发挥我校8000余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先进性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2.坚持调查研究,从支部工作实际出发,在目标制定、措施实行及效果显现上追求务实。2003年以来,我校连续开展了几次全校范围内的党支部工作调研,发现了存在的不足。一是先进党支部的比重有限,部分党支部建设一般化,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不足。二是党支部书记和支委选配上难以挑选“精兵强将”上岗。三是党支部在活动的时间、空间、经费投入等不足,工作手段和资源十分有限,党支部开展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党支部工作的目标要符合学校、学院和本支部的实际情况,具有达到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并与党员成长发展一致;二各项工作措施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全体党员贯彻落实;三要贴近党员和群众开展工作,杜绝“假”、“大”、“空”,反对形式主义,达到能够被党员群众接受认可。
3.树立创新意识,找准党支部工作创新的切入点,开创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新局面。一是要针对党支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资源、新方法。二是要根据上级党组织和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找出新差距,提出新思路、新举措。三是要自觉围绕学校发展大局与时俱进,追求支部工作的新境界、新局面。
二、夯实基础,激发活力,在关键举措上深化“务实”和“创新”
1.改进和调整支部设置形式,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我们对党支部进行了适当的拆分和调整。在教师党支部的设置上,改原来的以教研室为单位建制为以系、所、中心为单位建制,对成员较多的支部,就在课题组或者课程组上设立党小组。通过调整,使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结合更加紧密了。在本科生党支部设置上,积极推进党支部建在班上,实现了“一年级班有党员、二年级班有党小组、高年级班有党支部”。在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上,我们尝试把党员导师和党员研究生组成党支部,打破年级界线,以实验室、课题组、学科方向为单位纵向建制,充分调动了党员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
2.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为党支部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我们坚持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党员选配为党支部书记,努力为支部建设提供优秀的领路人。目前,我校教师党支部90%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学历,全校95%以上的学生党支部书记由学生党员担任。这些支部书记过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师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了支部工作的号召力和推进力。
3.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为党支部工作提供动力支撑。党支部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为支持党支部工作,学校党委每年将自留党费的50%作为活动经费返还给党支部,还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学院党总支工作评估和学院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和指标之一,把党支部评估考核情况、党员业绩表现情况纳入全校分配和奖励体系改革之中,推动各学院党总支积极为党支部提供经费保障。如,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每年给支部书记配发相当于100教学学时的岗位酬金,使支部书记开展活动更有底气,工作更有干劲。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为每个教师党支部提供了每年3万元的预算经费,给每位支部书记每年配发8000元的岗位酬金,极大地激发了支部的活力和党员的热情。
4.围绕中心工作设计活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把支部活动深深地扎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才能找准党支部工作的着力点和兴奋点,营造出党支部既有为又有位的活动空间。在教师党支部中,我们设计并开展了党员对青年教师的“一帮一”活动,由全国教学名师传授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本科生党支部重点围绕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和考研通过率问题,开展“以党风带学风”、“考研动员分析会”等系列支部活动,帮助同学们端正学风,改进方法,提高成绩,受到学生好评。
5.推广先进,表彰激励,促进党支部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校党委定期举行全校范围的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党总支不定期举行党支部书记、党员座谈会,有针对性地研讨工作,发掘好的思路和方法;建立起支部与支部之间点对点的经验交流模式。对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党员,给予实在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对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的奖励也与教学优秀奖、“三育人”奖一样从物质上给予重奖。还通过校报、电视台、新闻网大力宣传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通过一系列宣传、表彰、奖励,激励全校党支部、全体共产党员以及全校师生员工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形成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浓郁校园氛围。
三、党支部建设在“务实创新”中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学校实现了科学发展
我们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加强党支部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更加突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系党支部的一名党员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被授予四川省“高校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二是群众对党支部和党员的评价更高。如电子工程学院微波工程系党支部开展的'一帮一'活动,群众评价说“部的活动吸引人,党员的作用感染人”。三是党支部建设推动学校更快发展。如光电信息学院光电子技术系党支部近三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子课题,“863”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防专利50多项,获得授权9项;荣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0项;仅2007年一年就发表了近100篇,其中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60多篇。再如,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在这些党员的带动下,支部所在系科研成绩突飞猛进,近四年来年均科研经费都保持在2000万左右,并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15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我校一党支部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