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州大学委员会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高校改革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兰州大学认真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继续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创新、坚持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一、解放思想,筑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前提。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高校不断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主动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我校着力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一是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主题,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全体校级和部分中层领导干部在全校干部大会上交流学习体会;中层领导干部在所在单位的中心学习组会上逐一交流学习体会;校园网上开辟专栏公布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体会,力求学习活动取得实效。二是以找准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抓手,推动理论学习和务虚研讨。以学习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研究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律为重点,强化了校院两级中心学习组制度。以分析和把握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重点,强化了校院两级班子的务虚研讨制度。三是以破解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目标,举办”兰州大学创新与发展论坛“,深入研讨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全校教职工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畏难情绪,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消极情绪,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的懈怠情绪,逐步强化了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进取精神。
(二)在更新观念中形成共识
我校着力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一是特色立校。我校凝炼丰富”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把解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作为重要使命,积极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办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走特色办学之路。二是质量兴校。中国高等教育在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后,发展的内涵已从规模扩大转到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质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我校把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科建设和科研激励机制改革,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三是人才强校。学术大师、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一所高校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校之所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就是因为拥有一批学术大师。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曾一度成为困扰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问题。我校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出硬招、用实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初见成效。
通过学习和实践,兰大人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在更新观念中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在自我审视中进一步形成了共识,为实现兰州大学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开拓创新,强固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我校从组织、制度和作风入手,大力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努力提高领导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供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
一是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我校探索实施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方案,对获得立项方案的支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切实提高了组织生活的效果和质量。二是精简学校管理机构。采取精简、划出、合并、合署的方式,对不适应环境变化、职能变迁、事业发展需要的机构及时进行了整合,优化了组织机构,提高了管理效益。三是创新干部选任机制。通过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创新干部培养、选拔、任用、交流、监督、考核机制,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专业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朝气和活力,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修订了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制订了《兰州大学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暂行)》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健全舆情信息反馈、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开展了规章制度清理工作,对岗位职责进行了调整和规范;改革津贴分配制度,重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实行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级聘任制度;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奖助学金评定办法。体制和机制引导人、激励人的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三)加强作风建设,营造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我校高度重视加强思想建设,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二是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校党委要求广大干部,对定下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对部署了的工作要一抓到底、见到实效,坚决杜绝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现象。三是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做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四是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我校先后召开了机关作风建设会议、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成立了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小组和监察委员会,形成了纪检监察合力,进一步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加强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学校科学发展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真抓实干,破解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兰大人在解放思想、深化认识中逐渐形成了共识,找准了学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党委积极引导教职工着力在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中推动科学发展。
(一)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寻求突破
一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按照精英教育的思想,深入实施”质量工程“,构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建设体系和课程教学评估、学院教学评估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推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着力培养有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道德的高素质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制定实施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措施。二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大力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精心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近年来,聘任”萃英讲席教授“81名,其中院士3名;引进高层次人才62名,其中”萃英特聘教授“6名。最近又公开从欧美选聘3位学院院长,进一步提升了人才队伍的总体实力。
(二)在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上寻求突破
我校坚持实施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与学科前沿双轮驱动战略,注意选择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领域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形成了相关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先后与甘肃省14个市州和新疆、青海、宁夏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与金川公司、兰化公司联合共建了实验室,与乌鲁木齐市石化公司、中核集团404厂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积极开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态建设领域的特色研究,为地方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着眼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资源建立科学研究平台,逐步形成了草业、生态、民族学等一批独具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学科。通过主动参与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上寻求突破
科学发展,并非各项事业”整齐划一“、”齐步走“,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达到一流。我校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反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上寻求突破。两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家重点学科数增至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12个。在人才培养方面,连续两年入选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进了一批学术骨干,连续两年产生国家级教学名师,取得了多年来的新突破。在科学研究方面,首次获得首席科学家”973计划“项目,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获得6项国家级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SCI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保持了在全国高校前列的地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大学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继续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创新,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完善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推动兰州大学实现新的又好又快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