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石河子大学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石河子大学是一所以农医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高度重视服务边疆社会、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服务“三农”,在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

  一、充分认识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重要性

  1.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是体现国家战略的需要

  兵团担负着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又是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中,高校担当起了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文化传播和维护正确意识形态等特殊功能,是我国屯垦戍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

  2.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目标更高,内涵更丰富。团场经济不同于农村,不仅有团场农业,而且有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高校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图书信息优势、基础条件平台优势,在加强农村和农牧团场各类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牧团场社会事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

  3.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是高校职能与发展的需要

  高校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是高校三大职能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高校只有将自身发展置身于社会需求中才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争取更多的支持。

  二、明确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办学方向

  1.明确办学目标定位

  我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学校发展始终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为兵团、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稳定边疆、建设边疆服务。学校始终保持着兵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在促进区域发展上,更在自身的发展进步上都表现出巨大的活力。

  2.明确学科专业定位

  学校主动适应兵团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应用,协调发展,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区位特色优势,提升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学科建设凸显应用性,重点学科建设渗透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畜牧兽医等农业支柱行业。学校“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安全、新疆地方病和民族高发病”等学科群在新疆及国内凸现优势和特色。

  3.明确科学研究定位

  学校科学研究始终面向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坚持“教学科研两翼并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原则,确立“打特色牌、打兵团牌、打新疆牌、打绿洲牌”的科研思路。学校以实用技术推广为主导,针对兵团经济发展重点,围绕重要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名优特农产品资源研究开发进行重点攻关,将农业实用技术广泛用于生产。学校自合并以来,科技创造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有力推动了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4.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一主线,构建了“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先后实施学分制、主副修制、双学位制,积极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力求使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需求“零距离”。

  三、全面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1.培养培训农业实用人才

  建校59年来,我校先后为兵团和全国农垦系统培养、培训各类管理和专业人才18万余人。我校毕业生遍布新疆各地州市县和兵团各农牧团场,成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目前,兵团70%的机械、教育、经贸、水利等领域专业人才,50%的师卫生局长、医院院长都是石河子大学的校友。学校60%(2005年达70%)以上的内地生源毕业生经过学校的培养,志愿留在兵团和自治区工作,开创了“教育移民”、人才流向边疆的全新机制。

  2.大力开展农医技术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应用性强的优势,开展了“科技服务队”、“专家科技服务蹲点”、“科技之冬”、“科技扶贫”、“三下乡”、“医疗巡回诊断”等多种服务项目,有效地服务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近十年来,学校先后与兵团13个师152个团场建立了科技服务协作关系,派出近100名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赴边远县、农牧团场担任科技副县长、副团长,500余人次专家教授深入农牧团场蹲点授课、田间咨询。

  3.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兵团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学校结合兵团规模化农业特色,以优良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学科与研究平台,加强科技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学校与各团场广泛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申报项目,攻关农业技术难题。学校还专门拿出一部分经费设立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作物品种培育专项”,解决农业发展技术难题。近年来,学校在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节水技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

  4.建立服务三农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将服务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服务三农实践教学模式。学校在兵团各农牧团场建立了126个校外实习基地,使农科专业学生实习直接到田间地头;每年派出师范生到边境县、乡和团场实习支教,学生不但支援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派出博士服务团到团场传授农业技术,帮助团场职工致富增收,同时也使自己的研究贴近生产,贴近实际。

  5.利用平台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高校具有较好的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平台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知识、技术、信息缺乏的农村显得格外珍贵。学校紧密结合新疆生产实际,建立了省部共建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农业机械工程兵团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绿洲农业工程与信息化中心等基础条件平台。学校作为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每年还利用冬季农闲时间为兵团各农牧团场培训农业技术、管理人员,提高职工生产和管理技能。

  在新时期,石河子大学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提出:一是立足边疆,办教育戍边兴边的大学。力争走出一条教育兴边、教育固边的路子,使学校在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二是立足兵团,办服务地方建设的大学。将立足兵团,服务新疆作为立校之本,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服务。三是辐射中亚,办有国际影响的大学。紧密结合新疆与八个国家接壤这一特色,办区域国际性大学,打造一个中华文明西向辐射的重要平台。四是注重内涵,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紧密结合新疆特殊资源禀赋,强化内涵式发展,使学校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兵团事业是石河子大学的根,兵团精神是石河子大学的魂”,我校将秉承和发扬兵团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力争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