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特色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中共海南医学院委员会

  海南医学院做为海南省惟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全省的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的重任。由于历史原因,学校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学校综合实力在国内同类本科院校中排名靠后。2004年初,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势,校党委把经过深思熟虑,确定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一、走特色之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1.以特色促发展。近年来,我们突出抓好热带医学和养生保健特色,抢占热带医学和保健医疗市场制高点。教学方面,我校2005年新开设了《热带医学概论》、《热带病防治》、《热带病原检验》、《热带药用植物学》等选修课程,要求2005级学生开始修读;2004年我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科研方面,截止于2008年9月,我校在热带医学领域研究已获43项课题,科研经费达1409.9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7项,经费325万元。省政府在我校建立了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和热带病原学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已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专利权1项。医疗方面, 2004年,我们建立了附属医院绿卡中心,在此基础上,2007年设立了学校保健医疗部,2008年,正在筹建海南省健康体检中心、积累了热带病的诊疗经验。校企合作方面,我校已与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形成养生保健和健康经济的合作意向;学校计划在西海岸校区设立养生保健产学研一体化试验区。学校的发展特色日渐凸显。

  2.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2004年9月,学校第二届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2004年起到2005年底,用两年的时间,励精图治,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从2004年起,用5至7年的时间,申办具有海南特色的医药大学,使学校规模、效益跃上新的台阶;

  第三步,从2004年起,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独树一帜的热带医学教育中心和医疗养生保健中心,进而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现代水准的医药大学。 

  “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得到全校上下的强烈反响,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在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一是“迎评促建”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校党委紧紧抓住“迎评促建”契机,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 “背水一战”的豪情凝聚人心,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过“评建”工作,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凸显了办学特色,展现了海医人“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二是申硕工作促进学科建设走上新台阶。近年来,我校以“申硕”工作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学科建设龙头,加大投入,使学校办学软硬条件和学科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三是全面启动申办医药大学行动计划。2007年初,校党委第一次会议明确把申办医药大学作为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核心项目来运作,并决定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制订行动计划。校党委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南医学院申办医药大学行动计划”,第四会议决定成立申办医药大学行动计划执行委员会。校党委反复强调,申办医药大学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核心项目和基本任务,必须以特别之为,立特有之位,倾全校之力,强力推动行动计划的落实。

  四是校园建设取得新突破。2002年,海口市政府批准了我校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用地面积600亩。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05年经海口市政府同意在城西校区周边再分期扩征500亩,校园总面积达1,100亩。在此用地规模基础上形成了现有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2006年底,经上级部门同意,学校在西海岸选址2,150亩,建设“西海岸校区”。 2007年底,经有关部门批准,计划在海口市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长流公园”周围选址3,988亩,总规模5,826亩,规划建设“海口医学城”。

  二、努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我们从体制机制着手,坚持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使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处于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之中,正在构建更具活力的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和保健医疗体制机制。

  1.构建更具活力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2004年以来,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这就是:实行以党委辐式领导、行政塔型管理,全校网状监督为基本形式的,以党委决策、院长执行、全校监督“三权分离互动”为基本内容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我们简称为“三权分离互动”的体制机制。

  我们提出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注重在“更具活力”这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从制度上保证“三权”的平行互动,二是从机制上保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逐步建立健全“三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用权力来制约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构建更具活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工作机制。塔型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我校三权分离互动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辐式的党委领导体制相辅相成。辐式领导强调的是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塔型管理突出的是院长的权威指挥地位。我们对“塔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上一级管理下一级,下一级向上一级负责,下一级对上一级的指挥和管理必须坚决服从和执行,从制度上,保证政令的畅通。

  在行政工作机制方面,我们把项目管理的理论、规则和方法引入我校的教学、科研、医疗、行政后勤等管理工作中来,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逐步形成了项目驱动的行政工作机制。 首先,把学校的目标、任务分解为各类不同的项目;其次,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成操作性强的一个个项目,形成年度项目工作要点;再次,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项目的责任、目标和进度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最后进行评估和奖惩。以项目驱动为内涵的行政工作机制,在事业发展中抓项目,在完成项目中促进事业的发展。

  3.构建更具活力的保健医疗体制机制。构建更具活力的保健医疗体制机制,首先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具有活力的保健医疗体制机制,为我所用。其二,以保健医疗部(绿卡中心)为载体, 从人力、物力上给予保证。其三,积极筹划“国际养生文化与健康产业化发展战略论坛”,汇聚各方面专家、学者、企业家、官员,汇集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更具活力的保健医疗体制机制提供智力支持。其四,结合海口医学城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养生保健项目,建成养生保健基地,实施全新的保健医疗体制机制。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是始终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校党委做任何决策、办任何事情,都十分重视思想认识上的一致,并善于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原则,规范、提升、统一大家的思想。

  二是始终坚持“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几年来,我校进一步强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使之成为海医人心目中的一面旗帜。

  三是始终坚持教学质量至上的原则。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引进了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我校本科教育质量标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是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驱动。把项目管理的理论、规则和方法引入我校的教学、科研、医疗、行政、后勤等工作中来,形成一套项目驱动的工作机制,是一项极具创新精神而又富有成效的成功做法。

  五是从细节抓起,强化执行力。近五年,学校的执行力在不断提高,得益于我们始终狠抓了“五大细节”的建设:一是善于沟通,形成沟通机制;二是善于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三是善于授权,形成职责权利相一致的行政管理机制;四是善于规范工作流程,形成任务跟踪检查机制;五是善于执行纪律,形成奖惩机制。

  六是强化特区意识,凝炼海医精神。我校通过开创独具特色的海医发展之路,来不断强化海医人的特区意识;又通过背水一战的“迎评”壮举、志在必得的“申大”工作,凝炼出“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海医精神。强烈的特区意识、饱满的精神状态,激励着海医人不断锐意进取。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