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办人民满意的商科大学

中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委员会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于1960年,经历过“两下三上”的曲折办学历程。1978年第3次复校,1994年由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划转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近年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凸显商科特色,坚持培养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专门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立足实际,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办学定位

  学校党委根据划转后办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提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办学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主要为上海经济服务,培养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上海确立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4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作为地方高校,要契合上海发展的总体目标,确立为经济服务的理念。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不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坚定地走强化国际贸易优势学科地位,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路子,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外语强、业务精、懂法律、上手快的对外经贸应用型人才。

  长期以来,学校咬定本科教育不放松,坚持分层错位竞争,努力在本科教育上做实、做强、做出品牌。在国家教育质量工程中,学校先后获准建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本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以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等本科教育项目。

  更新观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国际经济贸易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创新教育机制,改变培养模式,努力在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上下功夫。

  建设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6种能力,即国际交往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与社会责任意识。党委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上,提出“诚信、宽容、守法”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

  建设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体系。学校早在1999年制订松江新校区规划时,就将大学生创业中心列入其中。大学生创业中心由学生自主管理,通过举办虚拟公司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倡导学生在校期间和企业建立联系。目前,中心的40余家虚拟公司已有6家转为实体公司。2008年,上海市教委与英国国家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合作,将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国际合作基地设在我校,推动了中外大学生创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国际化的大学生创业平台。

  建设学生成才激励培育体系。学校在学生生活社区成立了大学生居民委员会,在当地街道的领导下,大学生居委会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使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从学校延伸到社会。

  改革创新,凸显商科大学的办学特色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凸显商科大学的专业特色。学校党委认为,作为独立设置的商科类高校,“商”是我们的特色。学校党委及时捕捉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结构,由原来主要面向货物贸易企业,逐步扩展为主要面向物流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

  凸显商科大学的教学特色。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类型定位,在本科教学中引入与WTO有关的课程,提升学生从事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综合能力。学校重点建设国际贸易模拟、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自主训练、证券投资决策等模拟实践项目,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凸显商科大学的对外开放特色。学校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选择与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等大致相当的国外院校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着力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同时通过与国外合作方加强交流,在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配套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寻求突破和提升。

  我们体会到,作为地方性的商科大学,只要坚持分层错位竞争,准确判断学校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准确定位,就同样可以在自己所处的层次上办出高水平的大学。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