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明思路 抓重点 保稳定

陕西省教育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高教强省为目标,明思路、抓重点、保稳定,着力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立足省情、准确定位,引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有各类普通高校105所,在校生超过100万人。但陕西地处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深入调研,吃透省情。为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问题症结,深化对高等教育的再认识,2007年,在全省高教系统开展了历时一年的大规模调研活动。省委、省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带头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分别形成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由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的调研报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也确立专题开展调研,还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听取意见,多层次、多渠道了解情况,全面把握省情民意,形成了20余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创建平台,凝聚共识。2005年,陕西省将过去每年暑期举办的高校党政一把手理论务虚会,改为研讨高校和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咨询会。根据高等教育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确定研讨题目,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和高校领导一起,平等参与、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高校领导也借此平台,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4年来高校咨询会发挥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作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已成为省委、省政府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平台。有很多重要成果已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如:投入一亿元建设陕西高校重点学科、实施“三秦学者计划”加强陕西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等。

  三是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确立了高等教育“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求在“大”字上做文章,但求在“强”字上下功夫。将实现“两个增强(整体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和“两个提高(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快建设高教强省步伐。

  加强党建、规范管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目前,陕西有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及高等教育机构49所(其中本科民办高校7所,高职院校10所,独立学院12所,高等教育机构20所),在校生27万多人,已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始终将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纳入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之中,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不断创新,规范管理。我们按照“组建、规范、提高”的工作思路,199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陕西省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民办高校党组织和行政班子同步组建,下发了《关于任命民办高校党组织临时负责人的通知》,任命了民办高校党组织临时负责人。2001年制定了《陕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及《评估体系》,对党建工作提出了量化评估的要求。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101号文件和中组部、教育部党组31号文件下发后,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有力促进了民办高校党建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目前,全省所有民办高校都建立了党的组织,覆盖面达100%。

  二是加强机构,理顺关系。随着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陕西省原社会力量办学中心的管理和协调职能受到了制约。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省教育厅增设民办教育处,充实工作人员,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目前,全省17所民办普通高校党组织关系直接由教育工委代管,其他20个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党组织的关系,由地方、行业多头管理即将划转省市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三是抓住关键,提升水平。去年,省委把民办高校党建作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省委教育工委会同省委组织部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了集中检查、调研,在原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结对子”的基础上,向17所民办普通高校全部选派了党委书记,同时兼任政府督导专员,充实和加强了民办高校党建和管理工作力量。今年,对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委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6所民办本科院校顺利完成了党委、纪委换届选举工作,全省民办高校党建正规化建设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未雨绸缪,稳妥应对,确保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稳定工作,把高校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措施,确保高校及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健全机制,打牢基础。省委建立健全了党委负责协调各方的维护高校稳定工作机制。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建立了“领导分片包抓、处室包点到校”的维稳工作责任制;各高校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警和处置机制,大力加强稳定安全队伍建设。省里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校分管领导、稳定办主任、学生辅导员、保卫干部和校卫队员进行专项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积极构建维护高校稳定工作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防范,消除隐患。我们通过加强重大舆情研判、信息报送、校园网络监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坚决消除隐患,牢牢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针对今年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省委书记赵乐际和其他省里领导多次到高校指导工作,深入学生课堂、食堂、宿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鼓励引导学生勤学励志、理性爱国。今年,省委针对影响高校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早研究安排,先后6次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会和两次全省高校党委书记会议,研判形势,部署工作。由于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问题和矛盾都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了有效防范。

  三是积极应对、稳妥处置。我们针对高校群体性事件萌发期短、突发性强、连锁反应快、容易迅速扩大等特点,坚持以快制快,努力做到反应快、决策快、行动快,将事态控制在校园内、控制在萌芽状态。在今年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中,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有关领导迅速到场,靠前指挥,与学生对话交流,进行教育引导,及时编发了供高校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宣讲提纲》。委厅领导带领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深入各高校做工作,高校党委书记亲自给学生作形势报告,院系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等深入学生中间,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有序表达诉求,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全省高校没有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我们将根据明年维护稳定的新形势新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高校稳定,为确保大局稳定作出新贡献。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