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

我不再担心像堂哥一样辍学了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 黄深思

  十年前,我的一个堂哥考上了大学。因为家庭贫困,家里为凑够他昂贵的学费东挪西借,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变卖。当他交完所有费用之后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接下来每天的生活费不知从何而来。无奈之下,堂哥只好选择弃学回家。当家中年老体弱的父母围在饭桌前为他考上大学而高兴的时候,堂哥却背着一袋沉甸甸的书本出现在他们面前。全家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2005年我考上了大学,学校的“门槛”降低了:每个大学都为贫困生开通了“绿色通道”,可以申请缓交学费,对特别贫困的学生减免学费。学校还设置了各种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录取通知书里面特别附上了国家助学贷款指南,一到学校就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而且每个地方的政府都实施“圆梦行动”计划,“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好,我一进入大学就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解决了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从而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后来我又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也顺利地拿到了。从此,我再也不担心会像当年的堂哥一样辍学回家。

  虽然我已经取得了国家助学贷款,但心理上的无形压力还是很大:我的家乡在偏远的山区,生产条件落后,家庭收入甚是微薄,父母年老体弱。后来哥哥又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每年仅学费就要一万多元,我的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我与哥哥只能边打工挣钱边努力学习。

  2007年国家实施了资助贫困生的新政策,我又幸运地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下我终于可以安下心来读书了。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时,他激动得说话都有点结巴了:你既然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应继续努力,不要乱花钱,要对得起党和国家啊!

摘自:《中国青年报》 2008年1月14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