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贾丹花
当我又一次被告知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一等奖学金时,赶紧给家里拨通了电话:“妈,我得奖学金了,这学期的生活费足够了,还能省出来一些,您今年就在家休息吧,别到处找活干了,把爸也叫回来养养病,工地上那活儿他不能再做了,现在我能养活自己。”妈妈一个劲儿地答应着,还连连夸我争气。
我知道,妈妈嘴里应承得好,但还是不会听我的话的。为了让我每个月在学校的生活费能更充足,她还会照样去镇上的工地打小工,去学校的食堂做服务员。而外出打工的爸爸却很少享受现代通讯带来的便捷,每次出去后如果不是他主动联系家里,我们一般很难找到他。他每次给我打电话时,从来都是那句最简单的话:“生活费我给你打到卡里了,要好好学习。”我还想和他多说几句,他就会说:“电话费贵,少说点儿。”然后匆匆把电话挂掉。
上高中时,有一次学校提前放假,我就马上回家了。下车以后,正巧碰到一位村里的熟人,他告诉我,妈妈在镇上的市场上。“妈妈怎么知道我今天回家,还特意去买肉?”一时间,我心里美滋滋的。
想给妈妈一个意外惊喜,我找到妈妈所在的地方,一进去,就被那里的场景惊呆了:一个黑乎乎的屋子里,几个人正在几口大锅前摆弄着猪头。屋里烟雾很大,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我叫了一声:“妈!”妈妈回过头看见我便赶紧走出来。她本想拉住我的手,可很快又缩回去了。我突然发现妈妈的手好红好红,很想仔细看看,便强行把妈妈的手拽了过来,只听到妈妈“哎哟”了一声,原来她的手被开水烫伤了。
这次回家,我本来是想跟妈妈商量放弃学业的事,此时我已觉得自己说不出口,也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爸爸妈妈辛辛苦苦,为的就是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能上大学。从这一天起,我上大学的目标清晰了,动力也更充足了,繁重的学业压力对我来说不再是苦恼。我相信,只有更努力地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回报父母。
2005年,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实现了爸爸、妈妈的夙愿。东拼西凑把学费凑够后,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学校。
到学校后,我一直担心自己的上学费用无法解决,立刻就申报了勤工助学岗位。我在食堂做服务生,食堂给提供伙食,这样基本的生活费就解决了。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去学校外的饭馆帮忙。
打工的时间与课程安排时有冲突,想坚持下来真的很难。正在我烦恼不已时,学校实施了助学计划。学校两次给我减免学费,通过努力学习,我还获得了国家和学校两级奖学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
常常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总是那么开心,我觉得,国家助学政策使我能安心学业,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快乐呢?
摘自:《中国青年报》 2008年2月2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