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努尔兰?巴合提努尔
我于200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对于这个荣誉,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在这个荣誉的光环下,一切都感觉那么美好。但是,四年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成为了家里巨大的负担。在新疆的小城里,这四年的花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再加上母亲的身体不好,使情况更加恶化,使家里一筹莫展,也使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我心目中的圣地――北京大学。
同样的几年前,我作为新疆的优秀的初中生,被选到了内地新疆班,在我的第二故乡――浙江省宁波市进行高中的学习。在这几年间,当地和新疆政府给与我们以极大的关怀与帮助,使我们能够安心的在他乡异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帮助下,我才能努力学习,再一次经过高考的选拔来到了北京大学。接下来的四年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在火车上不禁陷入了沉思。“毕竟是大学了,估计一切都要靠自己。”我想。
来到了大学,很快我便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在感叹于北大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不禁为北京的高昂的物价而乍舌。没有以前新疆班的种种照顾政策,一切都是要自己“掏腰包”。书、生活用品、伙食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像一只魔爪伸向我那本来就很瘪的钱包。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但是仍感觉到了日渐增多的消费,父母为了支付我的花费而一筹莫展的情形又在我的脑海中重现。
这时,学院里主导学生工作的老师找到了我,通过我的学生经济调查了解到了我的困难,当即便为我申请了助学金。在申请后的日子里,起先并未对此进行过多大重大关注,因为我认为在大学就是个小社会了,没有人会主动去关心你、帮助你,一切都似乎要和两个字挂钩――利益。高中时那种受到关心和呵护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申请后不久却有人告诉我:申请成功了!这时,高中时的那种感觉又感到了重温。在后面的一次活动中,我见到了为我们捐助的澳门夫妇。与有些富人不同的是,他们给人以很平易近人的感觉。曾经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富人的不好的言论,例如什么“杀富济贫”“为富不仁”等等。但是新长城的捐助者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回报了社会。他们不仅仅作为一个致富者的身份更是以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出现,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不仅仅在物质上帮助了我们,更是在做人方面启迪了我们:做人就是要这样,自己成功是不够的,要帮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的道路。
在这好比雪中送炭般的助学金的帮助下使我能够更加集中精神去努力学习。时间过得很快,大学的第一个学年已经度过,回想着一个学年,正是有人的不断帮助和关心,自己才逐渐的成长起来。相信我会怀着这种感激,我会努力学习,出色的完成大学四年的学期,我要说:心中有爱,助我成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